[发明专利]用于制造由纤维制成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434.3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C·钦克马尼;D·弗赖;S·奥伦德特;T·珀姆瑟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芬豪舍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机器制造厂;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558 | 分类号: | D04H1/558;D04H3/147;B30B5/06;B30B15/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纤维 制成 织造 织物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制造由纤维制成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借助至少一个喷丝头(2)纺制出纤维、随后将纤维冷却并且在铺放装置上铺设成非织造织物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幅(9)在至少两个依次相继的加固级中分别经受热流体加固,在第一加固级中对非织造织物幅(9)面状地加载热的流体,并且随后在第二加固级中在双带式炉(17)中对非织造织物幅(9)面状地加载热的流体,在此附加地且同时地将压力面状地施加到非织造织物幅上,并且以大于2帕的压力将压力面状地施加到非织造织物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3帕的压力将压力面状地施加到非织造织物幅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纤维纺制成多组分纤维,或将所述纤维纺制成由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纤维组成的纤维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组分纤维工作,其中一种组分占总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放筛带(8)上实施面状的第一热流体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加固级中或在第一热流体加固时利用低于纤维的最高熔点的组分的熔点的流体温度工作,并且在该流体温度时纤维的至少一种较低熔点的组分熔融或熔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织造织物幅(9)在通过第一加固级或第一热流体加固之后在至少一个冷却区域(16)中冷却并且而后引导通过第二加固级或通过第二热流体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加固级中或在双带式炉(17)中利用低于纤维的最高熔点的组分的熔点的流体温度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幅(9)在第一加固级中或在第一热流体加固中和/或在第二加固级中或在双带式炉(17)中由热流体以0.2m/s至15m/s的迎流速度迎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织造织物幅(9)在通过第二加固级或双带式炉(17)之后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非织造织物幅(9)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纤维利用喷丝头(2)纺制成连续长丝(1),所述连续长丝(1)在其在至少一个冷却装置(3)中冷却之后借助至少一个拉伸装置(5)拉伸,并且将经拉伸的连续长丝(1)在铺放装置上铺设成非织造织物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续长丝(1)引导通过由冷却装置(3)和拉伸装置(5)组成的封闭机组,在该机组中除了在冷却装置(3)中供给冷却流体或冷却空气之外没有进行其它的流体供给或空气供给。
14.一种用于制造由纤维制成的非织造织物的设备,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纺制出纤维的喷丝头(2)、至少一个用于冷却纤维的冷却装置(3)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纤维铺设成非织造织物幅(9)的铺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有至少两个用于热流体加固非织造织物幅(9)的加固级,其中,第一加固级设计用于对在铺放筛带(8)上引导的非织造织物幅(9)面状地加载热流体或热空气,并且第二加固级具有至少一个双带式炉(17),在该双带式炉中在两个环绕的带或连续带之间引导非织造织物幅(9),并且在该双带式炉中非织造织物幅(9)能够面状地被加载热流体或热空气,并且在该双带式炉中能够同时使大于2帕的压力面状地施加到非织造织物幅(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芬豪舍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机器制造厂;曼·胡默尔有限公司,未经莱芬豪舍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机器制造厂;曼·胡默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4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