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线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501.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畅之;高濑慎一;铃木雄介;山中笃;柿岛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0 | 分类号: | H01M50/50;H01G11/14;H01M50/20;H01M50/57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一种安装于进行蓄电或发电的多个电力元件(2)的配线模块(1),其特征在于,具备:汇流条(10),用于将电力元件(2)相互连接,或将电力元件(2)与负载连接;异常检测元件(30),用于检测电力元件(2)的异常;及绝缘保护器(P),保持汇流条(10)及异常检测元件(30),在绝缘保护器(P)上一体设置有使汇流条(10)嵌合并进行定位保持的第一保持轴部(51)及第二保持轴部(52)和使异常检测元件(30)嵌合并进行定位保持的元件保持部(5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与蓄电模块连接的配线模块,已知在对电池间进行连接或对电池和负载进行连接的导电体上连接有用于检测电池的电压异常、温度异常的电池异常检测元件的配线模块。在该情况下,因异常检测元件和导电体的质量差异,导致在受到振动等外力时的表现不同,所以易于对它们的连接部分作用负荷。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预先将导电体固定于壳体,在覆盖壳体的罩上固定熔断器,由此一体地保持导电体和熔断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7393号公报(第5~6页,第二图)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该结构中,在将导电体嵌入到壳体并使电极插通且用螺母固定时,拖拽导电体,与从此处延伸出的熔断器连接的连接端子易于从正确位置沿周向偏移。并且,在该情况下,在之后覆盖罩安装熔断器时,熔断器的端子以相对于导电体的连接端子相对地横向偏移的状态嵌合,所以存在连接不良的隐患。
并且,即使导电体与熔断器的端子彼此正确连接,也会存在由于导电体、壳体、熔断器及罩的各部件的公差累积而产生的间隙,所以在使用时受到振动等外力作用时产生松动,易于对端子的连接部分作用负荷。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靠地固定异常检测元件和端子而能够保持良好的连接的配线模块。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配线模块是安装于进行蓄电或发电的多个电力元件的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导体,用于将所述电力元件相互连接,或将所述电力元件与负载连接;异常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电力元件的异常;及绝缘保护器,保持所述连接导体及所述异常检测元件,在所述绝缘保护器上一体地设置有使所述连接导体嵌合并进行定位保持的导体保持部和使所述异常检测元件嵌合并进行定位保持的元件保持部。
在连接导体和异常检测元件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在振动等外力作用于连接导体和异常检测元件而表现出不同的动作时,该连接部分很有可能在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破损。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导体和异常检测元件两者一体地固定于绝缘保护器,所以例如异常检测元件不会单独地摆动,或者在连接导体向电力元件上安装时不会仅连接导体被拖拽,能够抑制产生作用于连接部分的力。
并且,因为仅通过将连接导体和异常检测元件嵌合于绝缘保护器就能够一体地固定,所以不需要进行例如嵌入成型等,能够降低成本。
作为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配线模块的实施方式优选下面的结构。
(1)所述导体保持部具备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器并压入到形成于所述连接导体的嵌合孔的锥部,所述元件保持部具备压入保持所述异常检测元件的一对元件保持爪部。
(2)所述导体保持部具备第一导体保持部和第二导体保持部,所述连接导体具备:圆形的第一保持孔部,供所述第一导体保持部的所述锥部嵌合;及第二保持孔部,供所述第二导体保持部的所述锥部嵌合,且在以第一保持孔部为中心的径向上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