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窝关节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5723.5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J·格雷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张晔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紧环 壳体 中轴线 关节球体 壳体开口 球形销 开口 轴向方向 穿过 横向方向 球窝关节 延伸穿过 延伸 种球 关节 配备 支撑 | ||
一种球窝关节,其具有:包括壳体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配备有沿着轴向方向(z)延伸的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伸延的中轴线;包括关节球体的球形销,所述球形销利用其关节球体能运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从所述壳体中延伸出来;以及固定地安放在所述壳体中的、围绕着所述中轴线并且沿着轴向方向支撑所述关节球体的锁紧环(13),该锁紧环限定锁紧环开口(25),所述球形销延伸穿过所述锁紧环开口(25),其中所述锁紧环开口沿着横向于中轴线伸延的纵向方向(x)构造得比横向于所述中轴线和所述纵向方向伸延的横向方向(y)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窝关节,该球窝关节具有:包括壳体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配备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伸延的中轴线;包括关节球体的球形销,所述球形销利用其关节球体能运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从所述壳体中延伸出来;以及固定地安放在所述壳体中的、围绕着所述中轴线的并且沿着轴向方向支撑所述关节球体的锁紧环,该锁紧环限定锁紧环开口,所述球形销延伸穿过所述锁紧环开口。
背景技术
这样的球窝关节例如用在机动车的底盘中并且例如在文献DE 10 2015 211 005A1已知。
为了对关节球体进行轴向的支撑,锁紧环沿着轴向方向覆盖关节球体和/或接纳关节球体的球形罩。球形销的相对于壳体的所期望的偏移越大,这种覆盖度就越小,因此对于在其它方面无变化的球窝关节来说更大的可偏移性伴随着用于对关节球体进行轴向支撑的更小的能力。因此,覆盖度的减小降低了球窝关节的沿着轴向方向的负荷能力。为了弥补负荷能力的这种降低,球窝关节经常构造得更大。但是,由于机动车中的结构空间有限,更大的关节不受欢迎。此外,更大的关节增加了机动车的重量并因此增加了燃料消耗。最后,关节的扩大仅仅由于材料使用的增加而使关节的制造成本变得昂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在没有显著地扩大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球窝关节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所述球窝关节的轴向的负荷能力。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窝关节得到解决。这种球窝关节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的说明中获得。
开头所提到的球窝关节具有:包括壳体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配备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伸延的中轴线;包括关节球体的球形销,所述球形销以其关节球体能运动地在所述壳体中得到了支承并且穿过所述壳体开口从所述壳体中延伸出来;以及固定地安放在所述壳体中的、围绕着所述中轴线的并且沿着轴向方向支撑所述关节球体的锁紧环,该锁紧环限定锁紧环开口,所述球形销延伸穿过所述锁紧环开口。所述球窝关节尤其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改进,即:所述锁紧环开口沿着横向于中轴线伸延的纵向方向构造得比沿着横向于中轴线和纵向方向伸延的横向方向更大。
因此,能够沿着纵向方向实现球形销的、相对于壳体的所期望的可移转性,而沿着横向方向则提高了球窝关节的轴向的覆盖度以及因此其轴向的负荷能力。这是可能的,因为在许多实际的应用情况中,球形销的相对于壳体的偏移沿仅仅一个方向变得最大并且沿其他方向明显更小。因此,圆形的锁紧环开口并非强制必须的。
沿着横向方向得到提高的轴向的覆盖度尤其引起可用于轴向支撑的附加的表面部分,从而能够降低沿着轴向方向的表面压力。这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磨损的降低。此外,附加的表面部分尤其对于在磨损测试之后的弹簧刚度的测量来说特别有利,并且如有必要也能够被称为附加的调节元件。尽管球窝关节由于非圆形的锁紧环开口而通常应该定向地和/或对准地安装,但是这由于结构空间、重量和成本优势而能够接受。尤其对准的安装对于集成的承重关节不存在问题,即使所述安装纯传力锁合地进行。
中轴线优选穿过关节球体的中心伸延。一个或者每个横向于中轴线和/或轴向方向伸延的方向尤其被称为径向方向。
壳体优选包括壳体内部空间。优选球形销以其关节球体能运动地支承在壳体内部空间中。壳体内部空间有利地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转变为壳体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5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