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6144.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小保内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124;H01M50/121;H01M50/178;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100)具备电池主体(10)、外包装体(20)和一对电极端子(30),其中,所述电池主体(10)包含1个以上的依次层叠有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发电元件,所述外包装体(20)至少具有热融合性树脂层(21)和阻挡层(23),且在内部封入有电池主体(10),所述一对电极端子(30)与电池主体(10)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露出至外包装体(20)的外侧,外包装体(20)具有:容纳电池主体(10)的容纳部(25)、位于容纳部(25)的周围部的热融合性树脂层(21)彼此直接接合或隔着电极端子(30)接合而成的接合部(27)、以及接合部(27)中的热融合性树脂层(21)的一部分从接合部(27)被挤出至容纳部(25)侧而形成的挤出树脂部(29),挤出树脂部(29)的最大长度Lmax与最小长度Lmin之差(Lmax‑Lmin)为0.0mm以上且1.0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被用作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源、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等汽车的电源等。
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由正极、电解质和负极构成的发电元件被层压膜密封而得的结构。
作为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技术,可列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27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3919号公报)和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77066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其具有发电要素和包裹上述发电要素的层压膜,将上述发电要素从其表面和背面用上述层压膜进行包裹,并将上述层压膜的边缘进行密封,由此密封上述发电要素。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特征:上述层压膜具有容纳上述发电要素的容纳部和位于上述容纳部边缘的凸缘部,上述凸缘部的边缘经密封加工而形成密封加工部,在上述密封加工部与上述容纳部之间设置有未经密封加工的非密封加工部。
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能够提高热封部的剥离强度,且能够可靠地回收在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其具备:包含片状正极和片状负极的发电要素、以及对上述发电要素进行了层压的层压膜,上述层压膜包括:第一密封部、具有比上述第一密封部的熔接强度弱的熔接强度的第二密封部、以及与上述第二密封部的上述发电要素侧的端部接触设置且包含空洞的树脂积留部。
专利文献2记载了:关于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若层压膜的内部压力变高,则压力施加于树脂积留部,自树脂积留部发生界面剥离,其结果,第二密封部以比第一密封部开裂的压力低的压力发生开裂,由此能够提高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将具有正极板、隔离体和负极板的发电要素容纳于袋状单电池壳体而得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在袋状单电池壳体熔接部的内侧端部设置树脂块。
专利文献2记载了:通过在金属层压树脂膜壳体的电池内侧设置树脂块,即使在电池内压上升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分散施加于熔接部的应力,不发生金属层压树脂膜壳体熔接部的剥离,能够获得耐压性优异的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2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3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77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而明确了:现有的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绝缘电阻变低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提供绝缘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