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矩阵基板以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6857.9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藤川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F1/1333;G02F1/1345;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郝家欢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矩阵 以及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基板具备:玻璃基板(26);以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40);多个TFT(43);多个共用电极(42);在玻璃基板(26)上被设置于Y轴方向的一端部,并由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端子(61、62)构成的端子组(60);将端子(61)与TFT(43)电连接的布线(71);以及将端子(62)与共用电极(42)电连接的布线(72),端子组(60)具备:中央侧端子组(64),其构成端子组(60)的X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且由多个端子(61)构成;和端部侧端子组(65L、65R),其分别构成端子组(60)的X轴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并且由多个端子(61、62)构成,并且端子(62)被配设在相邻的两个端子(61)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源矩阵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以往,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型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的信息终端装置、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使用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构成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中,像素以矩阵状排列,从各像素引出的布线的端子沿着有源矩阵基板的一边排列。针对有源矩阵基板所涉及的端子的配置方式,例如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5记载的结构。
专利文献1记载有以下结构,即,在多个端子中,在排列方向的端部配设的端子间的间距大于在排列方向的中央部配设的端子间的间距。专利文献2记载有以下结构,即,在排列方向的端部配设的端子的面积以及端子间的间距大于在排列方向的中央部配设的端子的面积以及端子间的间距。专利文献3记载有以下结构,即,源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栅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共用电极所涉及的端子沿着有源矩阵基板的一边排列。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源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分为三个端子组,栅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组在源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组的外侧配设。专利文献4记载有以下结构,即,源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和栅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形成于有源矩阵基板的一边,并且在该一边方向上交替配设。
此处,若总结专利文献1~4记载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端子的配置方式则如以下(1)~(3)那样。
(1)多个端子基本上以等间隔排列,并具有相同的面积。
(2)针对多个端子的一部分,有时为了提高安装精度而增大排列间距,或为了低电阻化而增大面积。
(3)在排列有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端子的情况下,有时按每个功能作为端子组而分组,在一个端子组的两侧配设有其他端子组。另外,有时具有不同功能的端子在基板的一边方向上交替排列。
另外,专利文献5记载有以下结构,即,内置了触摸面板功能的内嵌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有源矩阵基板的一边形成有源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栅极总线所涉及的端子、共用电极所涉及的端子。在内置有专利文献5记载的那样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有源矩阵基板中,能够通过使共用电极成为分割构成,来检测触摸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3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2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84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305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54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