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及多重生物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7185.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铉;韩龙熙;李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泰高科株式会社;科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K9/00;G06F2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数据 生物识别 用户验证结果 非接触式 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装置 非接触状态 授权用户 用户界面 用户判断 用户验证 预先登记 人性化 感测 美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在可测定的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感测到用户时,从非接触状态的所述用户获取多个生物数据后,比较获取的多个生物数据与预先登记的生物数据,执行有关各生物数据的用户验证;综合有关所述各生物数据的用户验证结果,当有关所述各生物数据的用户验证结果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将所述用户判断为授权用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结合独立的生物识别技术而能够同时实现多个生物识别及识别,可提供美观且人性化的用户界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及多重生物识别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获取多个生物数据而执行用户识别的多重生物识别技术,以提高生物数据的识别成功率和速度的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及多重生物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生物识别技术是用自动化装置测定活人的身体特征或行动特征,以将其应用为个人识别手段的技术。
这种生物识别可被区分为身体特征识别和行动特征识别。身体特征识别包括指纹(fingerprint)识别、脸部(face)识别、虹膜(iris)识别、静脉(vein)识别、视网膜(retina)识别、手形(hand geometry)识别等,行动特征识别包括语音识别、步伐识别、署名识别等。
尤其,生物识别中的身体特征识别已被开发了很长时间,并作为安全技术而应用于金融、出入管理、医疗福利、公共、检疫和娱乐等各种领域。
近期,为了提高安全性而利用多个身体特征识别装置的安全技术被应用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用指纹识别装置和掌静脉识别装置的安全技术。
但是,如所述地利用多个身体特征识别装置的话,需要独立设置各个装置而占用较多体积,而且用户需要按各个装置独立执行识别过程,因此存在过程比较复杂且验证所需的时间较长等问题。
并且,指纹识别采用用户的手指需直接接触机器表面的结构,多个用户使用相同装置时,部分用户会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感。
另外,以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过一种能够以非接触方式识别用户指纹的非接触指纹识别技术。这是一种由用户接触机器之前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来识别用户的技术。
这种非接触指纹识别技术的特征在于,当用户的手靠近机器时,摄像头多次拍摄用户的指纹来获取多个指纹图像,按预先设定的选定基准选择获取的多个指纹图像中的一个图像,并比较其与已保存的用户生物信息(指纹信息)而识别用户。
但是,所述现有的非接触指纹识别技术在获取多个指纹图像后,执行按预先设定的算法选择获取的多个指纹图像中的其中一个的过程,因此用户识别方面需要消耗较长时间。
并且,所述现有的非接触指纹识别技术并不是比较拍摄的所有指纹图像与已保存的用户生物信息,而是仅比较按照预先设定的选定基准任意选定的图像而执行识别,因此即使选定了最佳的指纹图像,也存在因用户识别过程中被识别为不合适的图像而在用户识别中失败的概率较高。
另外,如果如所述地用户识别失败时,需要反复执行相同的过程,因此用户的等待时间会变长,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及多重生物识别装置,结合了个别生物识别技术而能够实现同时处理,能够防止可能在用户生物信息的登记或识别过程中发生的时间消耗或不便、心里抵触等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多重生物数据的非接触式多重生物识别方法及多重生物识别装置,从用户输入生物数据到用户识别成功为止,实时比较通过用户的身体获取的所有生物数据与预先登记的生物数据来执行用户识别,由此降低用户识别的失败概率并能够实现迅速准确的用户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泰高科株式会社;科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韩国科泰高科株式会社;科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自热门查询的音乐推荐
- 下一篇:分段密钥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