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和由层叠体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7303.0 | 申请日: | 201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角田敦;三宅利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4 | 分类号: | C08J5/04;B32B27/12;B32B27/32;B32B27/36;C08L23/10;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体 重量份 热塑性树脂片 复合体 纤维片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聚碳酸酯树脂 纤维强化树脂 聚丙烯树脂 纤维强化 低比重 树脂 纤维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刚性、低比重性优异的层叠体及由它构成的纤维强化复合体。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增强用纤维片与热塑性树脂片的层叠体,(i)热塑性树脂片是由(A)聚丙烯树脂(A成分)70~95重量份和(B)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30~5重量份构成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且(ii)构成增强用纤维片的增强用纤维的含量相对于由A成分和B成分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20~150重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体和由层叠体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更详细而言,涉及刚性、强度、低比重性优异、可适用于电气·电子部件、家用电器、汽车相关部件、基础设施相关部件、住宅建筑相关部件等的层叠体和由其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
背景技术
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因其轻型性、高物性而被用于汽车、飞机部件、一般工业用材料以及其它的广泛领域。而且,对这些复合体除要求力学特性以外,还要求表面外观品质等,因此需要使树脂充分含浸到强化纤维中减少空隙等。
从使树脂充分含浸到强化纤维中的方面考虑,目前使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另一方面,热塑性树脂的价格低,与热固性树脂相比,耐冲击性、耐热特性、循环性优异,但是存在向强化纤维的含浸难、与热固性树脂相比需要高温高压成型等问题点,因此未能广泛使用。
聚丙烯树脂因成型加工性、耐试剂性优异且低比重而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于电气·电子部件、家用电器、房屋建筑、包装材料、汽车部件等。并且近年来,由于汽车轻型化的迫切期望,也广泛用于保险杆、内外饰部件等汽车用途。因此以聚丙烯树脂为基体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可成为兼具轻型性、刚性、强度的材料,目前为止进行了各种研究。然而由于聚丙烯树脂与碳纤维的粘接性不好,所以仅是简单地将两者层叠时得不到充分的力学物性。
为了改进纤维长度0.1~6mm左右的碳纤维短切原丝与聚丙烯树脂的粘接性,提出了配合接枝有马来酸酐等酸酐的改性聚丙烯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2)。另外提出了以氨基甲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为主成分的在碳纤维束中使用的上浆剂(专利文献3)。另外,为了改进纤维长度1~6mm左右的碳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的粘接性,提出了使用含有与聚合物链键合的羧酸盐的聚丙烯树脂(专利文献4)。
已知这些改性聚烯烃在熔融混炼时与存在于短切原丝状碳纤维的表面上的羧酸等官能团反应,在碳纤维的表面使聚烯烃进行化学键合,由此提高与短切原丝状碳纤维的粘接性。但是,在不经过熔融混炼的与片状碳纤维的复合体形成中,存在与片状碳纤维的密合性不充分,结果力学特性不充分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对尺寸稳定性不充分的聚丙烯树脂赋予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将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共混进行熔融混炼的技术。此时,为了改进聚丙烯树脂与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容性,提出了使其含有具有特定表面性的磨碎碳纤维(专利文献5)。根据该提案,磨碎碳纤维与树脂成分的粘接性提高。但是,在不经过熔融混炼的与片状碳纤维的复合体形成中,存在与片状碳纤维的密合性不充分,结果力学特性不充分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50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113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252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50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2227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获得与强化纤维的密合性优异、刚性和强度优异的层叠体以及由其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及树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