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商用车的尾部扰流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7501.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迪克曼;乌穆特·根恰斯兰;格尔德·许内曼;甘德特·马塞尔·里塔·凡雷默东克;罗伊·费尔德胡伊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韩毅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商用 尾部 扰流器 装置 | ||
1.用于商用车(1)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其中,所述尾部扰流器装置(8)具有:
用于安装在第一尾门(6)上的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
用于安装在第二尾门(7)上的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
其中,两个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10)能在收起的初始位置与用于延长顶面(5)的空气动力学轮廓的行驶位置之间调节,
用于在初始位置与行驶位置之间调节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的调节装置(13),
其特征在于,耦联装置(15)设置成用于将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10)的枢转运动耦联,
在从初始位置调节到行驶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能被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联装置(15)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上,并且伸到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下方。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联装置(15)伸到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的内区域(16)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具有用于贴靠在第二尾门(7)上和/或用于构造枢转轴线(A)的前端部(10a),并且具有后棱边(10b)、外侧棱边(10c)和内侧棱边(10d),并且
所述耦联装置(15)带动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的内侧棱边(10d)和/或内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联装置(15)沿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的整个内侧棱边(10d)带动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上设置有用于嵌接到所述耦联装置(15)中并且通过所述耦联装置带动的配对耦联装置(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联装置(15)和所述配对耦联装置(17)构造为弯折的或U形的型材,所述型材在被带动时相互嵌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13)设置成仅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并且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只能被动地通过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是左边的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并且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是右边的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
10.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13)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的机械调节装置或者气动调节装置或电调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扰流器装置(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部扰流器装置能完全安装在尾门(6、7)上,
其中,所述第一顶部空气导引元件(9)能安装在商用车(1)的第一尾门(6)上,并且所述第二顶部空气导引元件(10)能安装在第二尾门(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5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柱结构增强
- 下一篇:带有滚动阻挡的滚动机动车辆的前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