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丝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8697.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元洋;鱼住忠司;松浦哲也;和田浩孝;西田达彦;池崎秀;中村大五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16;B65H67/00;F17C1/06;B29K10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丝 卷绕 装置 | ||
在长丝卷绕装置(1)中,同时实现操作人员的安全的确保和卷绕作业的效率提高,该长丝卷绕装置(1)具备将从筒管拉出的纤维束卷绕于套筒的卷绕装置(2);以及具有相对于卷绕装置(2)搬入搬出筒管以及套筒的搬送路(51、52)的搬送装置(3)。为此,划分成:操作人员进行作业的作业区域(RA);卷绕装置(2)运转的运转区域(RB);位于作业区域(RA)和运转区域(RB)之间的暂存区域(RC);以及除此以外的外部区域。进而,在作业区域(RA)与运转区域(RB)以及暂存区域(RC)的边界、和外部区域与运转区域(RB)以及暂存区域(RC)的边界设置第一固定栅栏(7),在作业区域(RA)和暂存区域(RC)的边界设置第一开闭部(84~87),在暂存区域(RC)贮存筒管以及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丝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套筒上卷绕纤维束而生产压力容器等的长丝卷绕装置。在这样的长丝卷绕装置中,为了提高卷绕作业的效率,谋求实现各种作业的自动化或高效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套筒的更换作业自动化的技术。并且,长丝卷绕装置有的具备通过使卷绕有纤维束的筒管绕套筒的周围公转而在套筒上实施环向卷绕的环向卷绕单元。在专利文献2、3中,为了使装配于这样的环向卷绕单元(在专利文献2、3中为环向卷绕装置)的筒管的更换作业高效化,准备多个环向卷绕单元,在筒管的更换时以环向卷绕单元为单位进行更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56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6879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5752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发明中,例如,套筒的补充或筒管的装卸这样的作业依然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然而,根据纤维束的卷绕条件,存在环向卷绕单元等高速动作的情况,因此,操作人员在环向卷绕单元等附近进行上述那样的作业的情况在安全性的方面并不优选。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安全性而操作人员每当进行上述那样的作业时就使环向卷绕单元等停止,则会招致卷绕作业的效率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操作人员的安全的确保和卷绕作业的效率提高的长丝卷绕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长丝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卷绕装置,将卷绕有纤维束的筒管支承为装卸自如,且将从上述筒管拉出的纤维束卷绕于套筒;以及搬送装置,具有相对于上述卷绕装置搬入搬出上述筒管以及上述套筒的搬送路,上述长丝卷绕装置设置有:作业区域,操作人员能够在该区域对上述搬送路上的上述筒管以及/或者上述套筒进行作业;运转区域,上述卷绕装置在该区域运转;暂存区域,在上述搬送路的搬送方向上位于上述作业区域和上述运转区域之间;以及上述作业区域、上述运转区域以及上述暂存区域以外的外部区域,在上述作业区域与上述运转区域以及上述暂存区域的边界、和上述外部区域与上述运转区域以及上述暂存区域的边界设置有第一固定栅栏,在上述作业区域与上述暂存区域的边界设置有第一开闭部,上述暂存区域具有能够贮存上述筒管以及上述套筒的贮存部。
在本发明中,当因维护等而卷绕装置停止时,操作人员能够从作业区域经由第一开闭部而进入运转区域以及暂存区域。另一方面,由于设置有第一固定栅栏,因此能够防止在卷绕装置的运转中操作人员不经意地从作业区域进入运转区域以及暂存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操作人员接近运转中的卷绕装置,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此外,在暂存区域设置有能够贮存筒管以及套筒的贮存部,因此,即便在操作人员在作业区域进行作业的期间,也能够使用位于贮存部的筒管以及套筒继续进行卷绕作业。因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操作人员的安全的确保和卷绕作业的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