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9242.1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伏屋友希弘;槙英昭;高桥乃基;泽井阳;北井麻里奈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国际申请>=PCT/JP2018/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部 基端 螺旋状 凸部 中空形状 扩张器 目标物 外周面 完成时 主体部 延设 轴向 | ||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目标物的孔扩张完成时可准确掌握该扩张的完成时间的扩张器。该扩张器(1)包括中空形状的轴(11),该中空形状的轴(11)具有前端外径小于基端外径的锥形部(111)、以及朝向锥形部(111)的轴向上的基端侧延设且其前端位于锥形部(111)的基端(111b)的主体部(112),其特征在于,在锥形部(111)的外周面(111A)上设置有螺旋状凸部(21),该螺旋状凸部(21)沿着轴(11)的轴向具有间隙(21a),螺旋状凸部(21)的基端(21b)位于锥形部(111)的基端(111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张器。
背景技术
例如,扩张器作为用于扩张胃和肝脏等脏器等壁上所开的孔、或胆管、胰管等体腔内的狭窄部的器具,而为人们所知悉。
这种扩张器为了对在先打开的孔进行扩张,通常在轴的一部分上设有从前端向基端逐渐扩径的锥形部。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首先将内视镜的前端配置到开孔部位的附近,再使针从该内视镜的前端伸出而在脏器等的壁上进行开孔后,通过针的内腔在该孔中插入导丝,并将针拔出。接着,使扩张器沿着导丝到达上述孔,将扩张器圧入该孔,从而利用上述锥形部进行孔的扩张。
在这里,作为掌握扩张器在体内位置的技术,已公开有,例如,一种在进行孔扩张的锥形部附近设置造影标记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根据这种技术,可以使用X射线图像来识别造影标记的位置,并且可以掌握手术期间锥体部在体内的大致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7-51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传统扩张器中,虽然可以掌握锥形部在手术期间的大致位置,但是难以准确地掌握该锥形部的孔扩张完成时间,其结果可能存在因扩张器的插入不充分导致孔的扩张不充分、或扩张器过度圧入等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器,可在对目标物的孔扩张完成时,准确掌握该扩张的完成时间。
解决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以下扩张器:
(1)一种包括中空形状的轴的扩张器,该中空形状的轴具有前端外径小于基端外径的锥形部、以及朝向所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基端侧延设且其前端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基端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锥形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凸部;
所述螺旋状凸部,沿着所述轴的轴向具有间隙;
所述螺旋状凸部的基端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基端。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扩张器,其中,在所述锥形部和所述主体部大致延伸为一条直线的状态下,从所述锥形部的轴向前面看时所述螺旋状凸部的外形,落在从所述锥形部的轴向前面看时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形范围内。
(3)根据(1)或(2)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构成所述螺旋状凸部的材料含有不透射线材料。
(4)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所述轴包括前端部,该前端部朝向所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前端侧延设且其基端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前端。
(5)根据(4)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所述螺旋状凸部的前端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前端或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
(6)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所述轴通过将编丝围绕所述轴的轴线卷绕而形成。
(7)根据(1)-(6)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所述螺旋状凸部通过将编丝卷绕在所述轴的外周面上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