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9736.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正敏;山崎忠;平田量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晓霞;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脇浜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结构 | ||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车身主体;一对悬架支撑部;以及车颈构件,连接于一对悬架支撑部。车颈构件具有:内侧部连结部,具有在一对悬架支撑部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形状,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将一对悬架支撑部的内侧部彼此连结;以及,排水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内侧部连结部的后方,在车宽方向上朝车辆的侧部排水。内侧部连结部的厚度大于排水部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车辆用的车颈构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汽车等车辆中在前窗玻璃前方且发动机盖下方设有车颈构件。对于这样的车颈构件要求具备如下功能:使从车辆上方经由前窗玻璃和发动机盖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发动机盖下方的雨水等排出到车辆外部而不会进入到发动机室内。因此,车颈构件被设置为向上方开口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形状的情形居多。此外,对于车颈构件还要求具备提高车身主体在车辆行驶时的刚性(扭转刚性和弯曲刚性)的功能。具体而言,由于沿上下方向的负荷会从车辆左右的车轮输入到车身主体中设置在车宽方向两侧的各悬架及支撑这些悬架的一对悬架支撑部,因此,车颈构件通常连接于该一对悬架支撑部。由此,来提高车身主体的刚性。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具备:设于车身主体的一对悬架塔(悬架支撑部)和连接于该一对悬架塔的前车颈构件。前车颈构件具有:连接于各悬架塔的前凸缘部;从前凸缘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纵壁部;以及从纵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凸缘部。纵壁部及后方凸缘部具有向上方开口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形状。即,纵壁部及后方凸缘部具备作为在前凸缘部的后方将雨水等排出到车辆外部的排水部的功能。此外,在前方凸缘部的车宽方向的各端部上设有螺栓孔,前方凸缘部利用螺栓而连接于悬架塔的后部。该前车颈构件中,前方凸缘部的厚度被设定为大于排水部(纵壁部及后方凸缘部)的厚度。因此,在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前车颈构件的情况下,与前方凸缘部的厚度和排水部的厚度被设定为彼此相同的情形相比,既能够减轻前车颈构件整体的重量,又能够确保车身主体承受输入到各悬架塔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刚性。
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颈构件为了确保车身主体的刚性而连接于各悬架支撑部,而且该车颈构件的排水部有必要设置在车颈构件中连接于各悬架支撑部的部位的后方且前窗玻璃的前方,因此,会使各悬架支撑部在车身主体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设置受到制约。换言之,在使各悬架支撑部与前窗玻璃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设定得较小这一方面受到制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664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辆前部结构:既能够确保车身主体的刚性,又能够缓和各悬架支撑部在车身主体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设置制约。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车辆前部结构包括:车身主体;一对悬架支撑部,在所述车身主体的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分别支撑悬架;以及车颈构件,连接于所述一对悬架支撑部;其中,所述车颈构件具有:内侧部连结部,具有在所述一对悬架支撑部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形状,并且在车宽方向上将所述一对悬架支撑部的内侧部彼此连结;以及,排水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内侧部连结部的后方,在车宽方向上朝车辆的侧部排水;其中,所述内侧部连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厚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确保车身主体的刚性,又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缩短从悬架支撑部至车颈构件的后端部的距离。而且,能够实现车颈构件的轻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的骨架简略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颈构件及悬架支撑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