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防尘滑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车窗升降器托架以及实现防尘滑动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0610.4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神田裕基;门间智宏;植田隆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9/04 | 分类号: | C08L59/04;C08K3/22;C08K3/26;C08K3/40;C08L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孟祥海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滑动构件 树脂组合物 质量份 车窗升降器 聚甲醛树脂 无机填充剂 烯烃共聚物 滑动性能 磨损性能 自由乙烯 滑动 硅氧烷 耐摩擦 润滑剂 沙粒 托架 异响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沙粒等灰尘和水分存在的环境下也具有优良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并在滑动时产生较少异响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一种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甲醛树脂100质量份、选自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α烯烃以及硅氧烷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且在25℃为液体的润滑剂0.5~5.0质量份和无机填充剂0.1~30质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聚甲醛树脂的防尘滑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车窗升降器托架以及使利用聚甲醛组合物构成的构件实现防尘滑动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聚甲醛树脂(下面也称作“POM树脂”)具有各种优良的物理和机械特性,因而在多领域中被用作工程塑料。尤其是,由于POM树脂具有优良的滑动性能,因而被用作轴承、齿轮部件等滑动构件(参照专利文献1)。
有时,用于使汽车车门玻璃升降的机构被称为车窗升降器。车窗升降器具有用于支撑车门玻璃的托架、用于可升降移动地支撑托架的导轨和用于使托架沿着导轨升降的驱动部。在该机构中,当使车门玻璃升降时,由于托架是在被导轨支撑的状态下滑动,因而需要滑动部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滑动性能,从而使得使用聚甲醛树脂的成型构件被广泛地使用。
由于上述的成型构件使用具有优良滑动性能的聚甲醛树脂,因而对滑动性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在沙粒等灰尘和雨水等水分侵入到车门内的情形下,则不能以与平常状态相同的方式进行考虑。即,这是因为在该种环境下,当在构件之间相互摩擦的状态下升降移动时,会存在产生所谓吱吱声(squeak noise)这种异响或者磨损量变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半干燥状态下会显著产生这种吱吱声。
在上述的环境下,也可以考虑在滑动部上涂覆润滑脂以防止异响的发生并确保耐摩擦磨损性能。但是近几年,开发的方向是不使用润滑脂而解决上述问题。于是提出了仅将特殊等级的聚甲醛树脂用于滑动部而将标准等级的聚甲醛树脂用于除此以外的部分并进行制造的方案。但如果将滑动部及其以外的材料分开,则存在用于一体化的工时增加以及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期望使用单一的POM树脂组合物制造上述的成型构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9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沙粒等灰尘和水分存在的环境下也具有优良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并在滑动时产生较少异响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防尘滑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车窗升降器托架、实现防尘滑动性能的方法。
(1)一种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甲醛树脂100质量份、选自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α烯烃以及硅氧烷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且在25℃为液体的润滑剂0.5~5.0质量份和无机填充剂0.1~30质量份。
(2)根据所述(1)所述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所述润滑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所述无机填充剂为选自由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铝、滑石和玻璃微珠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防尘滑动构件,其使用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制造。
(5)一种车窗升降器托架,其使用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滑动构件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制造。
(6)一种防尘滑动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甲醛树脂100质量份、选自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α烯烃以及硅氧烷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且在25℃为液体的润滑剂0.5~5.0质量份和无机填充剂0.1~30质量份;以及将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型为规定形状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理塑料株式会社,未经宝理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