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816.7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徐平平;盛斌;张文博;吕本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97 | 分类号: | H04B1/7097;H04L27/00;H04J11/00;H04W7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炜;高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电子设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每一候选资源块,分别获取在D2D通信组未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基站在相应候选资源块上发送的导频符号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在D2D通信组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导频符号的第二接收信号;从第二接收信号中去除第一接收信号的影响,作为蜂窝用户设备从D2D通信组的D2D发射设备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干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确定D2D通信组可用的资源块优先顺序。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523258.3、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的资源分配,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D2D通信是一种用户终端之间直接通信而不通过基站或其他核心网络的一种通信方式,是5G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D2D所使用的频带,D2D通信可分为带内(Inband)D2D通信和带外(Out band)D2D通信,如图1所示。其中,带外D2D通信使用了非授权频段的频谱资源,例如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频段的频谱;带内D2D通信使用了授权频段内的频谱资源,其优点在于便于进行控制。带内D2D通信又可分为复用模式的D2D通信(Underlay D2D)与专用模式的D2D通信(Overlay D2D)。其中,复用模式的D2D通信与其他蜂窝用户共享资源,从而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专用模式的D2D通信使用系统专门为其分配的资源。复用模式的D2D通信又可分为复用上行链路资源的D2D通信与复用下行链路的D2D通信。
与传统的蜂窝网络相比,D2D用户通过复用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资源利用率、网络容量及能量效率。然而,复用模式下的D2D通信会产生更复杂的电磁干扰状况。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申请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每一候选资源块,分别获取在D2D通信组未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基站在相应候选资源块上发送的导频符号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在D2D通信组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导频符号的第二接收信号;从第二接收信号中去除第一接收信号的影响,作为蜂窝用户设备从D2D通信组的D2D发射设备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干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确定D2D通信组可用的资源块优先顺序。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针对每一候选资源块,分别获取在D2D通信组未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基站在相应候选资源块上发送的导频符号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在D2D通信组进行D2D通信的状态下,相应蜂窝用户设备所测量的针对导频符号的第二接收信号;从第二接收信号中去除第一接收信号的影响,作为蜂窝用户设备从D2D通信组的D2D发射设备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干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确定D2D通信组可用的资源块优先顺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进行临时D2D通信的指令;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候选资源块上发送导频符号。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进行临时D2D通信的指令;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候选资源块上发送导频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 下一篇:低损耗电流隔离电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