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990.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和铁粉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9/107 | 分类号: | G03G9/107;G03G9/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以及 使用 电子 照片 显影剂 | ||
本发明涉及的载体芯材的特征在于,其是由铁氧体颗粒构成的载体芯材,所述铁氧体颗粒由组成式Msubgt;X/subgt;Fesubgt;3‑X/subgt;Osubgt;4/subgt;(其中,M为选自由Mg、Mn、Ca、Ti、Cu、Zn、Ni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金属元素,0<X<1)表示、且M和/或Fe的一部分被Sr置换,Sr的含量为2500ppm以上且12000ppm以下,使用纯水的温度25℃下的Sr溶出量为50ppm以下,表观密度为1.85g/cmsupgt;3/supgt;以上且2.25g/cmsupgt;3/supgt;以下,施加79.58×10supgt;3/supgt;A/m(1000奥斯特)的磁场时的磁化强度σsubgt;1k/subgt;为63Amsupgt;2/supgt;/kg以上且75Amsupgt;2/supgt;/kg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电子照片方式的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的成像设备中,通过显影剂使在静电潜像承载构件(以下,有时记为“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形成可视图像,将该可视图像转印到纸张等后,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定影。从高画质化、彩色化的观点出发,作为显影剂,广泛使用含有载体和调色剂的所谓双组分显影剂。
使用了该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通过下述进行:将内置多个磁极、在表面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以下,有时记为“显影辊”)和感光体隔着规定间隔大致平行地相对配置,在感光体与显影辊相对的区域(以下,有时记为“显影区域”)中,载体聚集而在显影辊上形成成穂的磁刷,同时在感光体与显影辊之间施加显影偏压,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
作为这种载体,期望是具有高磁化强度和高带电性的载体,目前已经提出了由配混了规定量的Sr的铁氧体颗粒构成的载体芯材等(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作为Sr成分原料,当使用目前通常使用的SrCO3时,在Fe成分原料等中作为杂质含有的Cl(氯)与Sr(锶)反应生成SrCl2。SrCl2即使在超过1000℃的焙烧温度下也几乎不蒸发而残留于铁氧体颗粒中。由于Cl容易与水分结合,因此,当铁氧体颗粒的表面存在Cl时,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载体芯材的带电性下降。
为此,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通过载体芯材的溶出法测定的Cl浓度设定为低浓度范围来提高带电性并减小环境变动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42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802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所述提出的技术中,为了降低溶出Cl浓度,需要使用Cl含量少的原料即高纯度的原料,或者设置用于在焙烧工序中从焙烧炉顺利地排出氯气的附带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体芯材,其不使用高纯度的原料,具有高磁化强度和高带电性,并且带电量的环境稳定性优异,进一步地其由表面为凹凸形状、表观密度较低的铁氧体颗粒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和铁粉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和铁粉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