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1359.3 | 申请日: | 2018-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西岛一元;浅井刚;吉田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1/16 | 分类号: | B22F1/16;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粉末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能够使氧化物均匀地包覆于金属粒子,并防止形成氧化物的凝集体。本发明的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中,对含有金属粉末和金属络合物的分散液和含有酸或碱的水进行混合,从而通过由所述金属络合物生成的氧化物来包覆所述金属粉末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络合物具有配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镍、铜或银等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粉末适用于电子部件等中使用的导电浆料填料、钛材料的接合材料以及催化剂等的各种用途,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利用氧化物均匀地包覆金属粉末来适合热处理的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Ni、Cu、Ag等导电性金属粉末用于形成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尤其是镍粉末,最近在这样的用途中受到了注目。其中,通过干式制造方法来制造的镍超微粉,在所述用途中被认为有前景。在这样的镍超微粉中,伴随着电容器的小型化和大容量化,从内部电极的薄层化和低电阻化等的要求出发,期望粒径为1μm以下,而且粒径为0.5μm以下,进一步粒径为0.3μm以下的超微粉。
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为了使电介质层结晶化而进行热处理的工序,但由于电介质层的烧结温度比镍粉末的烧结温度高,因此加热处理的温度对于镍粉末是过高的。另外,通过使前述的镍粉末超微粉化,镍粉末的烧结温度有降低的倾向。烧结镍粉末因热处理而引起热收缩,从而产生内部电极的分层和裂纹,导致层叠陶瓷电容器性能降低成为了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由氧化物等来包覆金属粉末从而抑制金属粉末烧结的方法。日本特开2000-28210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电介质混入镍粉末的方法。
另外,日本特开平11-12460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金属盐的水解来生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并在液体中将生成的氧化物吸附于金属粉末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0-282102号公报”(2000年10月10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平11-124602号公报”(1999年5月11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是通过电介质来抑制金属粉末烧结的方法,但存在伴随着金属粉末的微粒化,金属粉末与电介质的混合变得困难,从而金属粉末与电介质分离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金属盐的水解速度快,所生成的氧化物形成凝集体,因此存在无法均匀地包覆金属粉末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物包覆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能够使氧化物均匀地包覆于金属粒子,并能够防止形成氧化物的凝集体。
发明的公开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们在对由氧化物来包覆金属粒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通过络合剂来使金属醇盐稳定,并与含有酸或碱的水进行混合,能够提高氧化物的表面包覆率,并能够防止生成氧化物的凝集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的一方式。
即,本发明的一方式为制造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含有金属粉末和金属络合物的分散液和含有酸或碱水进行混合,从而通过由所述金属络合物生成的氧化物来包覆所述金属粉末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络合物具有由式1表示的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钛株式会社,未经东邦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