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1584.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6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常盤知生;川上弘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J9/228 | 分类号: | C08J9/228;B29C44/14;B29C44/44;B32B5/28;B32B27/12;B32B27/32;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材料 覆盖 发泡 颗粒 成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其具备含有纤维的表皮材料,可维持轻量性且实现高刚性化,同时改善了外观不良的问题及粘合性不良的问题。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100)具备由聚丙烯类树脂成型体构成的表皮材料(10)及被表皮材料(10)覆盖的聚丙烯类树脂发泡颗粒成型体(20),表皮材料(10)具有具备内层(14)与外层(12)的多层结构,所述内层(14)与发泡颗粒成型体(20)粘合,所述外层(12)位于内层(14)的外侧,外层(12)含有聚丙烯类树脂及增强纤维,内层(14)含有聚丙烯类树脂及含有比例比外层(12)所含有的增强纤维的含有比例更少的增强纤维、或含有聚丙烯类树脂且基本上不含有增强纤维,外层(12)的厚度相对于外层(12)的厚度与内层(14)的厚度的和的比的平均值为0.20以上0.65以下,其变异系数Cv为3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表皮材料的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
背景技术
在以往,已知有一种在形成表皮材料的中空状成型体的中空部填充发泡颗粒,使发泡颗粒彼此熔融粘结而形成发泡颗粒成型体,同时使发泡颗粒成型体与表皮材料一体化而得到的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以下,也称作现有技术1)(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1例如可以下述方式制造:首先,使用吹塑成型用的成型模具,在成型模具内对挤出聚丙烯类树脂的熔融捏合物而形成的型坯进行吹塑成型,制作作为中空吹塑成型体(中空状成型体)的表皮材料。然后,向上述中空状成型体的中空部填充发泡颗粒,接着向上述中空部中供给蒸汽,加热该发泡颗粒,由此使发泡颗粒彼此熔融粘结,同时使发泡颗粒与中空状成型体内表面熔融粘结。由此,可制造发泡颗粒成型体与将其覆盖的表皮材料一体化的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
现有技术1的表皮材料覆盖发泡颗粒成型体由于具备表皮材料,因此抗弯刚度等物性优异,同时由于该表皮材料通过吹塑成型而制作,因此能够形成复杂的形状。因此,可用于车辆、船舶或飞机的外装构件或内装构件等各种用途。
然而近年来,提出了几个可利用与上述现有技术1不同的技术改善发泡颗粒成型体的刚性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至少2片熔融状态的树脂片夹持由发泡材料构成的芯材,使芯材的表面熔融,由此使芯材与树脂片熔融粘结而成的树脂成型品(以下,也称作现有技术2)。上述树脂片为将包含纤维状填料的树脂熔融物通过T模头挤出而形成的挤出成型片。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覆盖树脂发泡体表面的纤维增强树脂层的纤维增强复合物(以下,称作现有技术3)。现有技术3的纤维增强复合物通过以下方式制作:在预先制作的树脂发泡体的表面上层叠包含树脂及纤维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通过热压或高压灭菌进行加热〃加压使树脂发泡体与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粘合一体化。
现有技术2、3中,通过在发泡颗粒成型体的表面上层叠由包含纤维的树脂片或纤维增强树脂材料(以下,将它们称作树脂片等)构成的外层,从而可实现成型品的刚性的改善。然而,由于这些技术在预先制作的发泡颗粒成型体的表面上层叠树脂片等并使其熔融粘结,因此会有发泡颗粒成型体发生热收缩或尺寸变化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2、3中的外层中使用了作为片状的成型物的树脂片等,因此难以形成复杂形状的成型品。
与之相对,现有技术1由于在作为中空吹塑成型体的表皮材料的中空部形成发泡颗粒成型体,且实现了发泡颗粒成型体与表皮材料的一体化,因此没有因层叠表皮材料引起的发泡颗粒成型体的热收缩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1由于能够沿着模具将表皮材料成型为任意的形状,因此能够提供所需的复杂形状的成型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3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30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绝缘膨体聚四氟乙烯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