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金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合金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2207.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2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越后满秋;大西久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5/50 | 分类号: | C25D5/50;C22C38/00;C22C38/50;C23C8/16;C23C28/04;C25D5/26;H01M8/1246;H01M8/1226;H01M8/24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林毅斌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部件 制造 方法 | ||
1.合金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下述的工序:涂布处理工序,在Fe-Cr系合金的基材上涂布Co;氧化处理工序,在前述涂布处理工序之后,在露点25℃以上的气氛中进行前述基材的氧化处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涂布处理工序中,Co的涂布通过镀敷处理来进行。
3.合金部件,其是具有Fe-Cr系合金的基材和形成于前述基材上的覆膜层的合金部件,其中,前述基材的Fe-Cr系合金含有0.10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Cu,前述覆膜层具有第1层和第2层,
前述第1层形成于前述基材上,且为与前述基材相比较多地含有Cr、同时较少地含有Co的金属氧化物的层,
前述第2层形成于前述第1层上,且为与前述第1层相比较多地含有Co、同时较少地含有Cr的金属氧化物的层。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其中,在前述基材的内部,在作为该基材与前述第1层的界面的表面的附近形成有含Co区域。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其中,前述第2层含有Mn。
6.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其中,前述基材的Fe-Cr系合金含有0.05质量%以上的Mn。
7.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其中,前述基材的Fe-Cr系合金为含有0.1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Ti的Fe-Cr系合金、含有0.1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Zr的Fe-Cr系合金、含有Ti和Zr且Ti与Zr的总含量为0.1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Fe-Cr系合金的任一种。
8.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其中,前述基材的Fe-Cr系合金含有18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的Cr。
9.电化学元件,其中,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上至少设置有电极层、电解质层和对电极层。
10.电化学模块,其中,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元件以多个集合的状态进行配置。
11.电化学装置,其至少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化学模块和改质器,且具有对前述电化学模块供给含有还原性成分的燃料气体的燃料供给部。
12.电化学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化学模块和从前述电化学模块取出电力的逆变器。
13.电化学装置,其具有隔板部件、歧管部件、互连器部件和集电部件的至少任一种,前述隔板部件、前述歧管部件、前述互连器部件和前述集电部件的至少任一种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部件形成。
14.能量系统,其具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和再利用从前述电化学装置排出的热的排热利用部。
15.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元件,且在前述电化学元件中产生发电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阪瓦斯株式会社,未经大阪瓦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2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