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窗户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2388.1 | 申请日: | 2018-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哲;金锺旭;闵重基;金灿;李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B01D46/44;B01D46/00;B01D39/00;E06B7/28;F24F3/16;E06B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窗户 及其 驱动 方法 | ||
1.一种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
包括:
阻隔部件,设置有薄膜过滤器,阻隔外部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
盖板,以与上述阻隔部件之间留有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以能够形成使经过上述阻隔部件的空气停留的停留空间;
支撑框架,在中心设置有贯通部,在上述贯通部的外侧和内侧分别支撑上述阻隔部件和盖板,在上述停留空间的外侧形成收容空间,在上述支撑框架设置有用于向室内排出从上述收容空间流入的空气的流出口;以及
送风机,设置于上述收容空间,用于产生吸入力,通过上述吸入力,使外部空气在被吸入到阻隔部件之后经过停留空间和收容空间来向流出口排出,
上述支撑框架包括:
第一框架,配置于室内侧,在中心设置有与盖板相结合的贯通部,形成有上述流出口;
第二框架,配置于室外侧,在中心设置有与阻隔部件相结合的贯通部,与上述第一框架互相相向配置;
内侧间隔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使上述停留空间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流入口;以及
外侧间隔部,与上述内侧间隔部隔开规定距离而配置,用于形成上述收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在室内的空气污染度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驱动上述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在室内的照度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驱动上述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在当驱动上述送风机时施加于阻隔部件的负压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实施上述阻隔部件的自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当使上述阻隔部件自清洁时部分阻隔上述流出口的卷帘装置,
在上述阻隔部件的自清洁中,随着在通过上述卷帘装置部分阻隔流出口的状态下驱动上述送风机,通过上述流出口来产生从室内经过收容空间和停留空间向阻隔部件逆流的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阻隔部件的自清洁中,采用以可变速度驱动上述送风机的方式,或采用通过施加脉冲型驱动电压来产生冲击波气流的方式,来向阻隔部件施加冲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帘装置包括:
可动卷帘,通过上下移动来阻隔或开放上述流出口;以及
驱动部件,用于使上述可动卷帘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为螺线管传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在上述可动卷帘的背面设置有:
齿条,形成有多个齿轮;以及
小齿轮,与上述齿条齿轮结合,来使齿条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阻隔部件包括:
第一阻隔部件,用于阻隔昆虫或害虫;以及
第二阻隔部件,附着于上述第一阻隔部件,用于阻隔外部空气中的颗粒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阻隔部件为能够过滤掉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的薄膜过滤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过滤器包括:
纳米纤维网,通过使纳米纤维聚集来形成三维微细气孔;以及
多孔性支撑体,上述纳米纤维网层叠于一侧面或两个侧面,用于支撑纳米纤维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薄膜过滤器中,纳米纤维网的厚度为1~5μm,透气度为10~20cf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3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淋浴门铰链组件、淋浴门和淋浴房
- 下一篇:潜孔钻机和用于钻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