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手和具备把手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2731.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5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春原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23/10 | 分类号: | B65D23/10;B65D21/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具备 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手(10),其具备:环状部(11),其以能嵌入容器(20)的颈部(21)的方式构成;第一延长部(12),其以与环状部(11)相连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一把持部(13),其以与第一延长部(11)相连的方式设置,环状部(11)具备能够抵接于第一抵接部(26)的第二抵接部(14),该第一抵接部(26)设置于颈部(21),利用第一抵接部(26)与第二抵接部(14)之间的抵接,第一延长部(12)相对于容器(20)被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安装于容器的独立的把手和具备该把手的容器。
背景技术
在容纳矿泉水、食用油等的较大尺寸的容器中,有时会谋求搬运、处置时的便利性而在容器的颈部设置悬挂式的把手(吊具)。在把手中,存在预成型坯一体式的把手(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和后安装(独立体)式的把手(专利文献3)。另外,作为具备把手的容器,存在考虑到减少保管空间的可堆叠容器(专利文献4)。可堆叠容器使上方容器的底部凹凸区域与下方容器的肩部凹凸区域卡合而提高堆叠时的稳定性。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72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0303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4-518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13-5381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若为带一体式把手的容器,则存在成型工序变得复杂的情况。另外,在一体式把手的情况下,存在形状、材质的选择项受限定的情况,且存在难以成型大型的把手的情况、强度较弱的情况。另外,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那样,带一体式把手的容器大多是把手一体地形成于容器的颈部而成的。在此,当容器的尺寸为5加仑(大约20升)左右时,大约20kg的负荷会局部地作用于把手成型部位。非常难以较佳地形成能够经受该负荷的一体式的把手。还存在必须使把手的材质(合成树脂的种类)与容器的材质相同这样的限制。
若为后安装式的把手,则其能够相对于容器独立地成型,成型的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以往的后安装式的把手在安装于容器的颈部之后,把手仍能够相对于颈部自由地旋转。在堆叠容器的情况下把手的把持部被置于上方容器的底部凹凸区域和下方容器的肩部凹凸区域中时,容器的堆叠变得不稳定。因此,在进行堆叠的情况下,需要对把手的朝向进行调整的作业而使把手不被上方容器和下方容器夹着,在处理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广泛地选择形状、材质以及大小且能够使容器的容纳作业简便的把手。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具备能够使容纳作业简便的后安装式的把手。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把手具备:环状部,其以能嵌入容器的颈部的方式构成;第一延长部,其以与所述环状部相连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一把持部,其以与所述第一延长部相连的方式设置,所述环状部具备能够在所述颈部的周向上抵接于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颈部,利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抵接,所述第一延长部相对于容器被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缩包装用容器
- 下一篇:包装罩、捆包物及捆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