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桥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3392.X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5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宪司;今西宪治;黄三守;薮野训宏;吉田邦裕;石原广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12 | 分类号: | B21K1/12;B21J5/02;B60B35/06;B60G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所公开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第1工序~第3工序。在第1工序中,使用模具对钢材进行锻造,从而形成包含粗腹板部(220)和4个板状的粗凸缘部的锻造品。在第2工序中,利用第1模具按压4个粗凸缘部中的至少1个特定粗凸缘部,从而在特定粗凸缘部形成朝向锻造品的上下方向VD的外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在第3工序中,利用第2模具(320)按压第1弯曲部的端部而使端部朝向上下方向VD的内侧变形,从而形成第2弯曲部(232b)。在第3工序中,在约束所述端部的沿前后方向HD的变形的状态下使该端部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主要为了安装车辆(例如货运汽车、公共汽车等(但两轮车除外))的前轮以支承车身而使用前桥梁(以下有时称为“前桥”)。前桥作为向左右的前轮传递车身的载荷的部件以及构造保护部件是重要的。前桥将车轮固定于规定位置,并且确保前轮的转向性能,从而担负行驶稳定性。另外,在制动时,前桥成为传递车轮的制动力的传递路径。这样,前桥是较强地影响行驶性、转向性以及制动性的部件。对前桥谋求较高的刚度,所以前桥的质量较大。另一方面,从提高燃料消耗效率的观点来看,谋求前桥的轻型化。
日本特开2003-285771号公报(专利文献1)提出了能够减轻车辆行驶时的气动力阻力的前桥。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将通过减轻气动力阻力而实现的燃料消耗效率的提高作为目的。
另外,一直以来也提出了前桥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2009-106955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备左右一对的弹簧座的桥梁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利用第1次的压制工序压制成形一弹簧座,并利用第2次的压制工序压制成形另一弹簧座。
作为前桥的轻型化的对策之一,能够举出提高前桥的刚度。当能够提高前桥的刚度时,能以更轻的前桥、更紧凑的前桥实现与以往制品相同的刚度。另外,当能够提高前桥的刚度时,能以与以往制品相同的截面尺寸、质量而提高与前桥有关的各种各样的特性。因此,谋求一种能够提高前桥的刚度的新技术。
通常,为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将重物配置于车辆的车高方向上较低的位置。即,优选将搭载于前桥之上的发动机的位置搭载于车高方向上较低的位置。在前桥的两端设有转向主销安装部。在车辆的前轮安装有行走部件。转向主销自车高方向上侧经过转向主销安装部插入前轮的行走部件而连接前桥与前轮。利用该结构,当对车辆进行转舵时,前轮以转向主销为轴回旋。由于该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的那样,前桥是车宽方向中央在车高方向上较低而车宽方向端部在车高方向上较高的弓型形状。前桥的横截面为H型,但不能像H型钢那样利用万能轧机进行制造。这是因为,利用万能轧机无法成形为弓型形状。
通常,通过模锻来制造前桥。在锻造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B所示,为了进行起模而需要角度Q、Q’的拔模斜度。因此,前桥的形状受到限制。结果,前桥的刚度的提高受到制约。
另一方面,在前桥的周围密集地配置有发动机和转向用的可动部件。因此,为了不与以上周边部件发生干涉,也谋求将前桥收纳于狭窄的空间。因而,特别谋求能够在不增大前桥的截面尺寸的前提下提高其刚度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5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06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其刚度的前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3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修整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前桥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