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方法、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及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3711.7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茂;田村和彦;内山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材R&D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J3/06;A61K9/44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国际申请>=PCT/JP2018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组合物 施用 红外线照射 照射 可食性物质 白色光 红外线 | ||
本发明的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方法包括:对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照射红外线,该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上标记有包含受到白色光照射时可辨认且受到红外线照射时可辨认的可食性物质的标记、及包含受到白色光照射时可辨认但受到红外线照射时无法辨认的可食性物质的标记;以及判断受到红外线照射的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上所辨认出的辨认标记与预先准备的参照标记是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品,涉及一种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方法、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及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系统。
背景技术
提出有用于防止纸币、代金券、及商品等的伪造的防伪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7)。专利文献8揭示有在照射可见光的情况下看起来是黑色的但在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发出荧光而可辨认的防伪油墨。专利文献9揭示有根据温度变化发生变色的防伪油墨。
另外,近年来,伪造医药品的流通成为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伪造医药品也被称为假冒药。伪造医药品例如有不含有效成分的情况或者包含有害物质的情况。因此,担忧摄取伪造医药品会导致丧失治疗机会或危害健康。但是,像专利文献8、9所揭示的防伪油墨并非可食性。因此,无法使用像专利文献8、9所揭示的防伪油墨直接在医药品上印刷标记。
因此,提出有在医药品的包装材料上贴附全息图或在包装材料上印刷只有实际制造商才可识别的识别码以使真假可辨的方法。但是,担忧伪造医药品的制造商等将包装材料中的医药品从真药换成假药。相对于此,提出有可通过将包装材料密封来识别有无偷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8-134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3-924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2-167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3-154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4-348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6-205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11-178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10-6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08-18987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特开2006-897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尤其是片剂或胶囊剂实施使用可食性油墨的标记的印刷或使用外(UV)激光的标记进行标记以识别制品。标记的印刷利用使用油墨及橡胶辊等的转印印刷或多色喷墨印刷。
用于识别制品的标记例如为制造公司名、制造公司的徽标、制品名、及制品编号等。以往,未曾将用于识别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标记用于判别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另外,可用于判别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制品的真假的可食性色素或油墨也不明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判别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的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方法、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及经口施用药物组合物的真假判别系统。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材R&D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卫材R&D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3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