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5031.9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友希男;长广一平;三泽将司;段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11/28 | 分类号: | G01F11/28;G01F11/00;G01F13/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国际申请>=PCT/JP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容区域 固定板 粉体 刮平 粉体供给装置 排出口 贯通 连通 收容 可动部移动 第一流路 简易结构 可动部 对置 流路 移动 配置 | ||
1.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部件,使粉体通过的第一流路贯通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
第二部件,使粉体通过的第二流路贯通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以及
可动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面对的对置方向贯通并能够将粉体收容在内部的收容区域,并能够移动至所述收容区域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收容区域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刮平部,所述刮平部在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以将超过所述收容区域可收容的量的部分的粉体从所述收容区域排除的方式,进行针对所述粉体的刮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旋转移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线性移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有第一容器部,
所述第一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部的内部,
所述第二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容器部的底部,
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容器部的内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容器部的内部而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的轴部,
所述轴部在所述第一容器部的内部绕中心轴旋转,使得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旋转移动,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有使所述轴部绕中心轴旋转的第一驱动部,
所述第一驱动部使所述轴部的绕中心轴的旋转向正反方向进行,使得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部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
所述第一部件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侧的侧面形成为圆板状,并且所述第一流路由圆弧状的切口部形成,
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周向的端部形成有刮平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周向的端部形成有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对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进行支承,
所述第一部件在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所述间隙移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部件形成有两条所述第二流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部件形成有两个所述收容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配测定量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确定和/或监视填充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