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检测材料、使用其的温度检测油墨、温度指示器和物品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5563.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3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会田航平;森俊介;川崎昌宏;荒谷康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主分类号: | G01K11/16 | 分类号: | G01K11/16;C09D11/50;C09K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谢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检测 材料 使用 油墨 指示器 物品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包含含有第一示温材料的第一材料和含有第二示温材料的第二材料,
所述第一示温材料和所述第二示温材料含有隐色染料、显色剂和消色剂,在色密度-温度曲线具有磁滞特性,
所述第一示温材料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比升温过程中的消色温度Td1低,熔化后,以规定的冷却速度以上被冷却至低于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时,成为非晶状态并保持为消色状态,
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显色温度Ta2比升温过程中的消色温度Td2低,
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低于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消色温度Td2,
所述显色温度Ta2低于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
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所述显色温度Ta2为降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
所述第二示温材料在熔化后,被冷却至比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所述显色温度Ta2高且低于所述第一示温材料的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时,成为液体状态并保持为消色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含有第三示温材料的第三材料,
所述第三示温材料含有隐色染料、显色剂和消色剂,在色密度-温度曲线具有磁滞特性,降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3比升温过程中的消色温度Td3低,
所述第三示温材料在熔化后,被冷却至比所述降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3高且低于所述第一示温材料的所述升温过程中的显色温度Ta1时,成为液体状态并保持为消色状态,
所述第一示温材料、所述第二示温材料和所述第三示温材料具有Ta3<Ta2<Ta1、Ta1<Td1、Ta1<Td2、Ta1<Td3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还含有由非极性材料构成的基质材料,
所述第一材料所含的基质材料的熔点比所述第一示温材料的熔点高,形成为所述基质材料中分散有所述第一示温材料的相分离结构,
所述第二材料所含的基质材料的熔点比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熔点高,形成为所述基质材料中分散有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相分离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由内包有所述第一示温材料的微胶囊构成,
所述第二材料由内包有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微胶囊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材料为形成为由具有比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熔点高的熔点的非极性材料构成的基质材料中分散有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相分离结构的材料、或由内包有第二示温材料的微胶囊构成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材料为形成为由具有比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熔点高的熔点的非极性材料构成的基质材料中分散有所述第二示温材料的相分离结构的材料、或由内包有第二示温材料的微胶囊构成的材料,
所述第三材料为形成为具有由比所述第三示温材料的熔点高的熔点的非极性材料构成的基质材料中分散有所述第三示温材料的相分离结构的材料、或由内包有第三示温材料的微胶囊构成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熔点为6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5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