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水化CNF复合体,与油性增稠剂、混合其的油性增稠剂组成物及混合其的化妆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6496.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1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辻翼;野北昂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越纸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A61K8/73;A61Q1/00;A61Q19/00;C08B3/08;C08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高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cnf 复合体 油性 增稠剂 混合 组成 化妆品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对于硅油、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及低极性有机化合物等的油性成分具有高增稠效果且易处理的油性增稠剂。解決手段是一种油性增稠剂用表面疏水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其平均粗度为3~200nm、平均长度为0.1μm以上,纤维素纳米纤维水分散液1wt%的粘度值为700~2100mPa·s,纤维二糖单元内的羟基被取代为乙烯基酯类及/或有机酸乙烯酯类,其取代度为0.2~0.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性增稠剂,使用纤维素纤维以对于油性增稠剂、特别是对于油性成分具有高增稠效果,并能够形成使用感良好的油性组成物的油性增稠剂;一种油性增稠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油性增稠剂;以及混合所述油性增稠剂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膏状、胶凝状、乳液状或是液体状剂型的制品是将混合有高分子材料等的组成物使用于水或醇、油等的分散介质中。作为高分子材料,为了赋予制品增稠性而使用各种合成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多糖类等。
近年来,使用将微粒子化为纳米大小的纤维素通过化学处理而使其部分氧化改质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以下称为CNF)作为所述高分子材料,并提出有通过使用这样的CNF而展现增稠性等的增稠性组成物等(专利文献1)。
另外,所述油等常使用的硅油具有延展容易且清爽的触感,因此混合于以皮肤护理化妆品、化妆用化妆品、头发化妆品为主的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及特殊用途化妆品。为了对硅油等赋予增稠性而使用各种油性增稠剂。使用油性增稠剂的化妆品遍及液状粉底、防晒凝胶、保湿霜、发胶、制汗膏等多方面。然而,从增稠效果、使用感、稳定性等的观点来看,现状几乎仍未有满意的油性增稠剂。
液状粉底类为组合粉末、油剂、水等三种成分中的二种或三种而制作,根据目的可添加药剂、乳化剂、保湿剂等。存在于化妆膜中的粉体原料,因为使用目的是遮盖皮肤的缺陷并看起来更美,所以重要的是在使用中经过长时间也持续停留于皮肤上。但是,一般而言,随着时间经过,会因皮脂中的三油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油酸、棕榈酸等的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分泌等原因而导致皮脂熔点降低等,会导致脱妆,有肌肤失色、产生油光、化妆上的不均匀等的问题。
因此,以下专利文献公开了对于油性成分具有高增稠效果的油性增稠剂及防止脱妆的技术。
作为对于油性成分的增稠剂的发明,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由以特定式所示的硅化多糖化合物及硅乳化剂所组成的油剂增稠剂,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形成对于以硅油为主的油性成分具有高增稠效果且使用感优异的油性组成物的油性增稠剂、含有该油性增稠剂与液状油分的增稠油性组成物,及混合这些油性增稠剂或是增稠油性组成物的化妆品。
另外,作为防止脱妆的发明,在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于球状树脂粒子表面被覆羟基磷灰石等的非晶磷酸钙所形成的核壳型复合粒子。其中记载了成为核粒子的树脂粒子较软而赋予滑顺触感,且于其表面膜状被覆的非晶磷酸钙能有效地吸附皮脂,抑制皮脂所造成的脱妆,更可实现通过光散射的柔焦(模糊)。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的增稠性组成物未有关于增稠硅油等的记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记载了对于硅油的油性成分具有增稠效果,但是未有关于对于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增稠效果等的记载。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为了防止脱妆而提供混合于化妆料的复合粒子,但是复合粒子本身对油性成分不具有增稠效果。
另外,一般考虑长期稳定性及保存性时,也需要考虑化妆品等制剂的离浆性,但在这些专利文献中未有关于所得增稠性组成物的离浆性的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1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8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41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越纸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中越纸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6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