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针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6724.X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5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宫地邦男;及川阳一;丰田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信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11432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国际申请>=PCT/JP20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棒状部件 高分子化合物 固化 制造 被加工物 成型步骤 半液体 贯通孔 中空的 贯穿 拔出 | ||
1.一种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步骤,在该步骤中,使细的棒状部件贯穿贯通孔,以使所述棒状部件贯穿液体状或半液体状的液体高分子化合物的状态,来确定微针的形状;
固化步骤,在该步骤中,使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固化;以及
拔出步骤,在该步骤中,将所述棒状部件从已固化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拔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及所述固化步骤中,
同时形成多个微针,
所述棒状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微针相对应的多个棒被固定于板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及所述固化步骤中,
在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贯通孔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拔出步骤中,
使所述棒状部件朝向靠近所述贯通孔的方向移动,之后,将所述棒状部件从所述已固化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拔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中,
使细的棒状部件以从所述贯通孔中突出出来的方式贯穿成型模,形成贯通成型模,之后,使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流入到所述贯通成型模内,其中该成型模具有用于形成微针的凹部、和设置在该凹部内的所述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成型品脱模步骤,在该步骤中,将所述棒状部件从已固化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拔出来之后,将所述已固化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成型品,而从所述贯通成型模中取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中,
在形成于第一基座板的所述贯通孔上呈粒状地配置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以使棒从板状部件突出出来的棒状部件中的棒贯穿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使所述棒状部件与所述第一基座板相对置地与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接触,然后,提起所述棒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中,
在所述棒状部件与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之间来配置:所述棒贯穿于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的第二基座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步骤中,
提起所述板状部件,直至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在所述第一基座板与所述棒状部件之间断开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化步骤中,
以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在所述第一基座板与所述棒状部件之间相连的状态,将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固化,
在所述拔出步骤后,在所述第一基座板及所述棒状部件的中心附近,将已固化的液体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切断。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高分子化合物为具有粘性的液体或半液体状。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基座板实施了表面改性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板被用作将所述微针连接起来的片材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信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信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67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
- 下一篇:具有抗冲击的与MRI兼容的磁体设备的耳蜗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