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7085.9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4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筒井拓朗;原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00;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 ||
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发热体(2);壳体(3),其包括保持发热体(2)的冷却壁部(31)并收容发热体(2);流路罩(4),其包括开口(41)并覆盖冷却壁部(31)的与保持发热体(2)一侧是相反侧的面;以及立设部(32),其从冷却壁部(31)立设并插入开口(41)内。在冷却壁部(31)以及流路罩(402)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立设的流路侧壁部(33)。另外,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由冷却壁部(31)、流路罩(4)及流路侧壁部(33)包围的制冷剂流路(5)。制冷剂流路(5)的周缘部中的冷却壁部(31)与流路罩(4)之间的间隙以及立设部(32)与流路罩(4)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件(6)堵塞。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25日提交于日本的专利申请2017-086539号申请,并且要求其优先权的权益,通过援引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申请的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中,装设有在直流电力与交流电力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用于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子部件和收容电子部件的壳体。另外,壳体有时与用于冷却电子部件的冷却器一体化。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力转换装置,上述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电抗器和冷却部,该冷却部具有冷却电抗器的至少一个冷却面。冷却部具有包括冷却面的内壁和与内壁相对的流路罩,在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在这种冷却部的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存在有用来抑制制冷剂的漏出的密封件。
另外,在内壁和流路罩之间,有时设置有从内壁向流路罩侧延伸的翅片、划分制冷剂流路的间壁。翅片或间壁的前端与内壁分隔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34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组装上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时,有时在使流路罩与内壁相对而形成流路之后,将电子部件向冷却器按压。此时,由于在冷却器的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当冷却器的内壁无法承受因电子部件的按压而施加的负载时,内壁有可能变形。另外,在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存在翅片、间壁等的情况下,由于内壁的变形,翅片、间壁的前端可能会按压流路罩,导致流路罩的变形。
而且,如果冷却器的内壁、流路罩伴随着电子部件的按压而变形,则有可能对密封件造成损伤。另外,根据情况,也有可能在冷却器的内壁与密封件之间、或者密封件与流路罩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制冷剂向流路外部漏出。
为了抑制上述那样的组装作业时的内壁的变形,考虑例如使翅片等的前端与流路罩抵接,并经由它们支承内壁的方法。但是,这种电力转换装置的壳体由于通过压铸成形制作,所以难以提高翅片等的尺寸精度。因此,难以使翅片等的前端与流路罩抵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能够抑制组装作业中的冷却壁部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发热体;
壳体,上述壳体包括保持上述发热体的冷却壁部,并收容上述发热体;
流路罩,上述流路罩包括开口,覆盖上述冷却壁部的与保持上述发热体一侧是相反侧的面;
立设部,上述立设部从上述冷却壁部立设,并插入到上述开口内;
流路侧壁部,上述流路侧壁部从上述冷却壁部和上述流路罩中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立设;
制冷剂流路,上述制冷剂流路由上述冷却壁部、上述流路罩和上述流路侧壁部围绕;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7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装置和向负载供电的方法
- 下一篇:电压源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