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分离的减速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9051.3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纪尧姆·朱利恩·贝克;鲍里斯·皮埃尔·马赛尔·莫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峰传输系统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5/17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曾海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分离 减速器 设备 | ||
1.减速器(10),该减速器包括:
环形齿圈(18),其与减速器(10)的主轴同轴,并具有径向内齿;
至少一个齿轮(14),其与齿圈耦合,包括与环形齿圈(18)的齿互补的径向外齿;
其中,齿圈(18)包括两个环形的半齿圈(24)和用于支撑两个半齿圈(24)的支承板(26);两个环形的半齿圈沿减速器(10)的主轴方向彼此偏离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相耦合;两个半齿圈(24)不可绕减速器(10)的主轴相对于支承板(26)旋转移动,每一个半齿圈(24)包括螺旋内齿,螺旋内齿的倾斜方向与另一个半齿圈(24)的齿的倾斜方向相反;
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半齿圈(24)均连接至支承板(26),使得当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施加在每个半齿圈(24)上的脱离作用力的幅度大于预设幅值时半齿圈(24)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上解耦;
其中,每一个半齿圈(24)相对于支承板(26)可滑动地安装,其可沿平行于减速器(10)的主轴的方向在耦合位置和解耦位置之间滑动,在耦合位置所述半齿圈(24)与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耦合,在解耦位置所述半齿圈(24)与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解耦;其中,减速器(10)包括保持装置(48,60),其用于保持所述半齿圈(24)处于耦合位置,所述保持装置(48,60)能够脱离,以使得当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对每一个半齿圈(24)施加所述脱离作用力时,所述半齿圈(24)能够移动至解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每一个半齿圈(24)关联的抵接构件(48,60),抵接构件轴向抵靠在与之关联的半齿圈(24)的抵接端面(44)上,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向半齿圈(24)施加脱离作用力时,抵接构件能够改变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抵接构件包括可变形的止动环(48),止动环与每一个半齿圈(24)相关联,并抵靠在与之关联的半齿圈(24)的抵接端面(44)上,止动环由与减速器(10)的主轴平行的杆(40)承载,并穿过在两个半齿圈(24)上制备的轴向通孔(5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抵接构件包括可熔止推轴承(60),当所述至少一个齿轮(14)向半齿圈(24)施加所述作用时,可熔止推轴承能够破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可熔止推轴承(60)包括附接部(62)和抵接部(64),附接部(62)用于将可熔止推轴承(60)附接至支承板(26),抵接部(64)可以将可熔止推轴承(60)抵靠在所述半齿圈(24)的抵接端面(4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包括与每一个半齿圈(24)相关联的止推轴承构件(50,66),当半齿圈位于解耦位置时,该止推轴承构件能够与关联的半齿圈(24)协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包括与每一个半齿圈(24)相关联的止推轴承构件(50,66),当半齿圈位于解耦位置时,该止推轴承构件能够与关联的半齿圈(24)协作;止推轴承构件包括垫圈(50),垫圈(50)容纳在关联的凹槽(52)中,凹槽(52)形成在与所述半齿圈(24)相关联的杆(40)的一端(42)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10),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包括与每一个半齿圈(24)相关联的止推轴承构件(50,66),当半齿圈位于解耦位置时,该止推轴承构件能够与关联的半齿圈(24)协作;止推轴承构件包括垫圈(50),垫圈(50)容纳在关联的凹槽(52)中,凹槽(52)形成在与所述半齿圈(24)相关联的杆(40)的一端(42)中;止推轴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滚珠止推轴承(66),滚珠止推轴承(66)布置在支承板(26)的花键中,当半齿圈(24)位于耦合位置或解耦位置中的某一位置时,滚珠止推轴承(66)能够与关联的半齿圈(24)协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峰传输系统,未经赛峰传输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9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动器设备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