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基站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9925.5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I.L.J.达席尔瓦;C.蒂德斯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啸;杨美灵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阈值时 基站 监测 无线电通信网络 无线电链路 计时器 基站服务 失效检测 用户设备 触发 传送 规程 恢复 | ||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目标通过用户设备(UE)执行用以监测由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所传送的波束的方法来实现。基站服务于UE。UE监测(1202)来自基站的与波束有关的参考信号。每当参考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UE生成(1203)异步(OOS)事件。当OOS事件的数量达到OOS波束失效检测(BFD)阈值时,UE触发(1205)波束恢复准备规程,并且当OOS事件的数量达到OOS无线电链路监测(RLM)阈值时,UE启动(1206a)RLF计时器。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用户设备(UE)、基站及其中的方法。尤其,它们涉及用以监测由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基站传送的波束以及用以配置UE来监测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所传送的波束。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设备,也称为无线通信设备、移动站、站(STA)和/或用户设备(UE),经由局域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CN)通信,该局域网诸如WiFi网络或无线电接入网络(RAN)。RAN覆盖地理区域,其被分成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也可以称为波束或波束组,其中每个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被诸如无线电接入节点之类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服务,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Wi-Fi接入点或无线电基站(RBS),该无线电网络节点在一些网络中也可以被指示为例如NodeB、eNodeB(NB)或如5G中所指示的gNB。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是其中无线电覆盖由无线电网络节点提供的地理区域。无线电网络节点通过对无线电频率进行操作的空中接口与无线电网络节点范围内的无线设备通信。
对于演进分组系统(EPS)(又叫作第四代(4G)网络)的规范已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内完成并且该工作在即将到来的3GPP版本中继续例如以规定第五代(5G)网络,也称为5G新空口(NR)。EPS包括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也称为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演进分组核心(EPC),也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AE)核心网络。E-UTRAN/LTE是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变体,其中无线电网络节点直接连接到EPC核心网络而不是连接到3G网络中所使用的RNC。一般,在E-UTRAN/LTE中,3G RNC的功能分布在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LTE中的eNodeB)与核心网络之间。如此,EPS的RAN具有基本上“扁平式”架构,其包括直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即,它们没有连接到RNC。为了弥补这一点,E-UTRAN规范在无线电网络节点之间定义了直接接口,该接口指示为X2接口。
多天线技术可以明显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如果传送器和接收器都配备有多个天线则性能尤其得到提高,这产生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这样的系统和/或相关技术通常称为MIMO。
除更快的峰值互联网连接速度外,5G计划还旨在比当前4G更高的容量,从而每区域单元允许有更高数量的移动宽带用户,并且每月每用户允许有以千兆字节计的更高或无限制的数据量消耗。这将使得当在Wi-Fi热点范围之外时大部分人每天有好几个小时用他们的移动设备流播高清晰度媒体变得可行。5G研究和开发还旨在提高对机器到机器通信(也称为物联网)的支持、旨在比4G设备更低的成本、更低的电池消耗和更低的时延。
NR中的多天线方案
当前在3GPP中讨论针对NR的多天线方案。对于NR,考虑上至100GHz的频率范围。众所周知,6 GHz以上的高频无线电通信经受明显的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技术方案是部署大型天线阵列来实现高波束形成增益,其由于高频信号的小的波长而因此是合理的技术方案。因此,对于NR的MIMO方案也叫作大规模MIMO。对于约30/70 GHz,采取多达256个传送(Tx)和接收(Rx)天线元件。商定扩展成在70 GHz支持1024个Tx并且正在针对30GHz进行讨论。对于子6GHz通信,通过增加天线元件数量来获得更多波束形成和复用增益也是一个趋势。
关于大规模MIMO,论述了三个波束形成的方法:模拟、数字和混合,该混合是前两者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9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