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模噪声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1051.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绳手优克;新海淳;田中秀树;川岛讬司;市原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17/04;H01F27/00;H01F27/28;H01F41/04;H03H7/09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丁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导体 绝缘体层 共模噪声滤波器 对置 延伸 差动信号 方向交叉 高频带 宽度比 相反侧 衰减 | ||
共模噪声滤波器具备:绝缘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的第1面的细长地延伸的第1线圈导体、设置于绝缘体层的第2面的细长地延伸的第2线圈导体。第2线圈导体隔着绝缘体层而与第1线圈导体对置。第2线圈导体的部分的与第2线圈导体的部分细长地延伸的方向交叉的剖面具有隔着绝缘体层而与第1线圈导体对置的顶部、和顶部的相反侧的底边部。顶部的宽度比底边部的宽度小。该共模噪声滤波器能够减少差动信号在高频带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数字设备、影像音响(AV)设备、信息通信终端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共模噪声滤波器。
背景技术
图9是现有的共模噪声滤波器500的剖视图。共模噪声滤波器500具备:层叠体1;形成于层叠体1内部且相互对置的2个线圈导体2、3;和与线圈导体2、3分别连接的引出导体2a、3a。线圈导体2、3与引出导体2a、3a被埋设于层叠体1内的非磁性体4的内部。
图10是共模噪声滤波器500的放大剖视图,表示线圈导体2、3的剖面。线圈导体2、3的剖面具有矩形形状。在共模噪声滤波器500中,差动信号可能在高频带较大地衰减。
类似于共模噪声滤波器500的现有的共模噪声滤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89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共模噪声滤波器具备:绝缘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的第1面的细长地延伸的第1线圈导体;和设置于绝缘体层的第2面的细长地延伸的第2线圈导体。第2线圈导体隔着绝缘体层而与第1线圈导体对置。第2线圈导体的部分的与第2线圈导体的部分细长地延伸的方向交叉的剖面具有隔着绝缘体层而与第1线圈导体对置的顶部、和顶部的相反侧的底边部。顶部的宽度比底边部的宽度小。
该共模噪声滤波器能够减少差动信号在高频带衰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线圈导体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中的另一共模噪声滤波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现有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共模噪声滤波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共模噪声滤波器1000的剖视图。图2是共模噪声滤波器10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共模噪声滤波器1000的立体图。图1表示图3所示的共模噪声滤波器1000的线I-I处的剖面。
如图1所示,共模噪声滤波器1000具备:层叠体11、在层叠体11内部形成并且相互在上下方向即层叠方向DX对置的线圈导体12、13。
基于与线圈导体12、13的导通方向交叉的面的剖面具有顶部和底边部。线圈导体12的顶部与线圈导体13的底边部对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1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类烧结磁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线性马达
- 下一篇:扼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