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1068.2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守屋修;佐藤孔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6 | 分类号: | F16J15/36;F16J1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孟祥海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密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橡胶等弹性体的机械密封。该机械密封的特征在于,具备:衬套(120),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旋转轴(500)上;旋转环(110),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衬套(120)上;盒(220),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壳体(600)上;固定环(210),其由金属制成,滑动自如地设置在旋转环(110)的端面上;以及波纹管(230),其由金属制成,朝向旋转环(110)按压固定环(210),旋转环(110)与衬套(120)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一连结部连结,波纹管(230)的一端与固定环(210)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二连结部连结,波纹管(230)的另一端与盒(220)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三连结部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旋转轴与壳体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密封的机械密封。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具备旋转环和固定环。这些旋转环和固定环由SiC、碳或者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因此,为了在旋转环相对于旋转轴已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并获得密封性能,一般会使用橡胶等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圈。而且,为了在固定环相对于壳体已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并获得密封性能,同样会使用橡胶等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圈。
但是,在橡胶等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圈的情形下存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会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形下,这个问题会变得越发显著。而且,根据密封对象流体的不同,也会有密封圈容易劣化或无法使用的情况。进而,由于密封圈与旋转环滑动,也可能使密封性能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74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5474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橡胶等弹性体的机械密封。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了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机械密封用于对旋转轴与壳体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密封,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插入该旋转轴的轴孔,所述机械密封的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具备:衬套,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旋转环,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所述衬套上;环状构件,其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固定环,其由金属制成,滑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环的端面上;以及波纹管,其由金属制成,朝向所述旋转环按压所述固定环,并且,所述旋转环与所述衬套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环状构件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三连结部连结。
根据本发明,旋转环与衬套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一连结部连结。这使得旋转环与衬套之间被第一连结部密封。因此,由于在旋转环相对于衬套已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并获得密封性能,因而另外不需要橡胶等弹性体。
而且,固定环与波纹管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二连结部连结。这使得固定环与波纹管之间被第二连结部密封。并且,波纹管与环状构件通过隔开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环状的第三连结部连结。这使得波纹管与环状构件之间被第三连结部密封。如上所述,由于在固定环相对于环状构件已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并获得密封性能,因而另外不需要橡胶等弹性体。
第一连结部可以为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环和所述衬套的环状的第一熔接部,第二连结部为用于固定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和所述固定环的环状的第二熔接部,第三连结部为用于固定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环状构件的环状的第三熔接部。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熔接而设置环状的连结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不需要橡胶等弹性体。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机械密封使用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1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