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隔膜、非水系二次电池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2125.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414 | 分类号: | H01M50/414;H01M50/417;H01M50/449;H01M50/491;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二次 电池 隔膜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非水系二次电池用隔膜,其具备多孔质基材和粘接性多孔质层,所述粘接性多孔质层被设置于上述多孔质基材的一面或两面、并且包含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上述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包含共聚物A(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A),所述共聚物A具有偏二氟乙烯及式(1)表示的单体作为单体成分、并且熔点为130℃以上且148℃以下。R1~R3:氢原子、卤素原子、羧基或其衍生物、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X:单键、碳原子数为1~5的亚烷基、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亚烷基;Y: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包含至少一个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本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用隔膜、非水系二次电池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系二次电池已作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录机(camcorder)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而被广泛应用。伴随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轻质化,已进行了非水系二次电池的外部封装的简单化及轻质化,作为外部封装材料,开发出了铝制的壳体来代替不锈钢制的壳体,还开发出了铝层压膜制的包装体(pack)来代替金属制的壳体。然而,由于铝层压膜制包装体柔软,因此,对于将该包装体作为外部封装材料的电池(所谓的软包装电池)而言,存在下述情况: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以及伴随充放电的电极的膨胀及收缩,从而容易在电极与隔膜之间形成缝隙,循环寿命降低。
为了消除上述这样的状况,提出了提高电极与隔膜的粘接性的技术。作为该技术之一,在聚烯烃微多孔膜等多孔质基材上形成含有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以下,也称为PVDF系树脂)的粘接性多孔质层而得的隔膜是已知的(例如,日本专利第5837437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670811号公报)。对于该隔膜而言,通过在包含电解液的状态下与电极重叠并进行热压(以下,也适当称为“湿式热压”),从而隔膜整体介由粘接性多孔质层与电极良好地粘接,因此,可提高软包装电池的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由于PVDF系树脂的结晶性高,因此,为了确保与电极的充分的粘接性,需要在90℃以上的高温以及高压力这样的严苛条件下进行热压。具体而言,例如日本专利第5837437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第5670811号公报等现有技术中,以温度为90℃、压力为20kgf/cm2(=约2MPa)的条件实施湿式热压。
但是,以这样的严苛条件进行湿式热压时,有时会损坏隔膜的多孔质层的多孔结构。因此,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有时热压后的隔膜中离子透过性降低,有时难以得到良好的负载特性。因此,期望即使以低于90℃的较低温度的热压条件也能够良好地粘接的隔膜。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下述非水系二次电池用隔膜:与以往的隔膜相比,即使在以温和的条件进行湿式热压的情况下,与电极的粘接性也优异,并且与电极粘接后也能够确保良好的离子透过性。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单元电池(cell)强度及电池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包括以下方式。
[1]非水系二次电池用隔膜,其具备多孔质基材和粘接性多孔质层,所述粘接性多孔质层被设置于上述多孔质基材的一面或两面,并且包含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上述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包含共聚物A(以下,也称为PVDF系树脂A。),所述共聚物A具有偏二氟乙烯及下述式(1)表示的单体作为单体成分、并且熔点为130℃以上且148℃以下。
[化学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2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