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学电池充电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2658.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D·奈斯特龙;H·森内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78 | 分类号: | A61N1/378;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董莘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学 电池 充电 | ||
本文提出了用于对可植入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声学充电的技术。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声音传感器被植入在接受者中并且被配置为检测声音信号。声音传感器被配置为将检测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可以被用来对可植入可充电电池充电的电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可植入听觉假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可植入听觉假体中的声学电池充电。
背景技术
可能由于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为两种类型: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由于耳蜗中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神经冲动的毛细胞的不存在或受破坏所致。各种听觉或听力假体是可商购的,以向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个体提供感知声音的能力。例如,耳蜗植入物使用被植入在接受者的耳蜗中的电极阵列来绕过耳朵的机制。更具体地,经由电极阵列向听觉神经提供电刺激,从而引起听力感知。
当向耳蜗中的毛细胞提供声音的正常机械路径例如由于听小骨链或耳道的损伤而受到阻碍时,发生传导性听力损失。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个体可能会保留某种形式的残余听力,因为耳蜗中的毛细胞可能保持完好无损。
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接收声学助听器。助听器依靠空气传导原理来将声音信号传输到耳蜗。特别地,助听器通常使用位于接受者的耳道中或外耳上的布置来放大接受者的外耳所接收的声音。这种放大的声音到达耳蜗,引起外淋巴的运动并刺激听觉神经。
与主要依靠空气传导原理的助听器相比,诸如骨传导设备、中耳植入物等之类的某些类型的听觉假体将接收到的声音转换成振动。这些振动被传送到耳蜗,引起神经冲动的生成,其导致接收到的声音的感知。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植入听觉假体。可植入听觉假体包括:声音处理器;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电池充电电路系统,其被配置为对至少一个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压电传感器,其被配置为将在接受者的耳朵处接收到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以及适应性转发电路系统,其被配置为将电信号传递给电池充电电路系统或声音处理器中的一个。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植入听觉假体。可植入听觉假体包括:至少一个可再充电电池系统;电池充电电路,其被配置为对至少一个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植入声音传感器,其被配置为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被配置为:将电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电池充电电路系统,以在对至少一个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使用。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可植入声音传感器处,检测可植入听觉假体的接受者的耳朵的听觉元件的振动,其中该振动响应于进入接受者的外耳的声学声音而被生成;由可植入声音传感器将听觉元件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用可植入电路系统将电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提供给电池充电电路系统;以及在电池充电电路系统处,使用电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对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进行再充电。
附图说明
在本文中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植入到接受者中的可植入听觉假体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可植入听觉假体的框图;
图2A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针对适应性转发电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B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针对适应性转发电路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可植入听觉假体系统的框图;
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声学充电系统的框图;和
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利耳有限公司,未经科利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2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希氏束起搏的可偏转标测引导护套
- 下一篇:经颅磁刺激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