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划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4905.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强;李佩;杨帆;杜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2;H04W4/08;H04W4/021;H04W4/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划分 系统 方法 | ||
一种与线上到线下服务相关的区域划分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单元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目标单元区域。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为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中的每一个目标单元区域确定参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的所述参数和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聚类成多个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多个组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多个子区域确定与所述参数相关联的策略。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6日提交的编号为201710418203.6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17年6月21日提交的编号为201710476718.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以引用方式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与线上到线下(O2O)服务相关的区域划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到线下(O2O)服务越来越普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基于诸如资源供应和资源需求的预测统计值,在线上到线下服务中进行区域管理(例如,交通运输能力调度或价格调整)。区域划分在区域管理中非常重要。在现有的区域划分方法中,通常将目标区域机械地和人为地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如缺乏合理性和低效率。因此,希望提供合理有效地划分目标区域的方法和系统,为改进O2O服务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一种与线上到线下(O2O)服务相关的区域划分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储存媒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储存媒体通讯。所述一个或多个储存媒体可以包括一组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组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指示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获取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单元区域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可以包括多个目标单元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为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中的每一个确定参数。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的所述参数和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聚类为多个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多个组将所述目标区域分成多个子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多个子区域确定与所述参数相关联的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基于多个目标单元区域的参数将所述多个目标单元区域聚类成多个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重复操作直到所有目标单元区域都被聚类为止。所述操作可以包括从多个目标单元区域确定待聚类的目标单元区域。所述操作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待聚类的目标单元区域确定起始单元区域。所述起始单元区域的参数可以是待聚类的目标单元区域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所述操作还可以包括将多个组中的一个组确定为包括所述起始单元区域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多个组中的一个确定为包括起始单元区域的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启动包括多次迭代的迭代过程。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可以包括确定参考区域。所述参考区域可以是多次迭代的第一次迭代中的起始单元区域或在先前迭代中更新的参考区域。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待聚类的目标单元区域中选择待处理单元区域,所述待处理单元区域的所述参数在与所述参考区域相邻的所述待聚类的目标单元区域中最大或最小。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确定起始单元区域和待处理单元区域的参数之间的差值。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差值是否大于参数阈值。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响应于所述差值等于或小于所述参数阈值的确定结果,通过将待处理单元区域添加到参考区域来确定更新的参考区域。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启动新的迭代。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参数阈值而终止迭代过程的确定结果。多次迭代中的每一次迭代还可以包括将在所述多次迭代的最后一次迭代中确定的参考区域确定为所述多个组中的所述一个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4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