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量可流动介质的质量流量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5770.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9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胡伯;克里斯蒂安·许策;迪特尔·蒙得兴;本杰明·施文特;泽韦林·拉姆塞耶;马克·维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84 | 分类号: | G01F1/84;G01F2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森;戚传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流动 介质 质量 流量 传感器 | ||
质量流量传感器(100)包括:振动测量管,在管平面中弯曲;振动激发器(53),其用于在弯曲振动使用模式中激发弯曲振动;以及两个振动传感器(51,52),其用于感测振动;支撑系统,其具有支撑板(30)、在入口侧上的支承体和在出口侧上的支承体;以及传感器壳体,其中:支撑系统具有支撑系统振动模式,该支撑系统振动模式包括支撑板的弹性变形;测量管(10)借助于在入口侧上的支承体(20,21)并借助于在出口侧上的支承体被固定地连接到支撑板(30),并且由所述支承体(21,22)界定;支撑板具有多个弹簧承载的轴承(31,32,33,34),多个弹簧承载的轴承通过支撑板中的切口暴露,并且支撑板通过多个弹簧承载的轴承而被安装在具有振动自由度的传感器壳体(40)上,其固有频率低于弯曲振动使用模式的使用模式固有频率;使用模式固有频率低于支撑系统振动模式的固有频率;并且支承体(20,21)被定位成使得使用模式固有频率与另一振动模式的下一固有频率保持至少2%的频率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单个振动测量管来测量质量流量的传感器,其中,该测量管在其静止位置在管平面中弯曲,其中,该测量管相对于与管平面垂直地延伸的轴线具有双重旋转对称性。例如在公开的专利申请DE 039 16 285 A1、公开文献EP 518 124° A1和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DE 10 201 5122 146.2中描述了通用传感器。具有单个测量管的传感器的优势在于它们不包含任何分流器。然而,与具有相对于彼此对称振动的两个测量管的传感器不同,在仅具有单个测量管的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解耦弯曲振动使用模式的振动能量或通过耦合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振动来避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加困难。为此,公开文献DE 10 2010 030 340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单个测量管的传感器,其中,该测量管具有两个平行引导的环路,这两个环路相对于彼此振动并因此彼此平衡。然而,对于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由于环路中的测量管的路线,原则上不包括测量管的排放能力,而通用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基本地被设计为可排放的。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解耦弯曲振动使用模式中的振动能量或通过耦合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振动来避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EP 518 124° A1描述了一种在测量管的振动与传感器的其他部件的振动之间的频率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尽可能紧凑并由此抗干扰的传感器。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传感器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测量可流动介质的质量流量的传感器包括:
管线入口部分;
单个振动测量管,其用于引导介质,其中,测量管在其静止位置在管平面中弯曲;
管线出口部分;
至少一个振动激发器,其用于在弯曲振动模式中激发测量管的弯曲振动;
至少两个振动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测量管的振动;
支撑系统,其具有支撑板、在入口侧上的至少一个支承体和在出口侧上的至少一个支承体;以及
传感器壳体;
其中,支撑系统具有支撑系统振动模式,该支撑系统振动模式包括支撑板的弹性变形;
其中,测量管借助于在入口侧上的支承体并借助于在出口侧上的支承体被连接到支撑板,并且由支承体界定,
其中,测量管在入口侧上连接到管线入口部分并在出口侧上连接到管线出口部分,并且可以经由后者连接到管线,其中,管线入口部分和管线出口部分均被牢固地连接到传感器壳体,
其中,支撑板具有多个特别的螺旋弹簧承载的轴承,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弹簧承载的轴承通过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切口暴露,
其中,支撑板是经由弹簧承载的轴承或多个弹簧承载的轴承相对于传感器壳体安装的弹簧,从而具有三个平移振动自由度和三个旋转振动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