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气泡生成方法和微小气泡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5943.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9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切石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超微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23/20 | 分类号: | B01F23/20;B01F27/71;B01F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气泡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微小气泡生成方法,其在液体内生成直径为纳米级的微小气泡,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通过从气体释放头的各气体释放孔以满足下式(1)的方式释放气体向液体流供给气泡的同时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其中,所述气体释放头具有孔径为1.5μm以下的多个气体释放孔,
通过在向液体流供给气泡时使该液体流湍流化,或者通过在使液体流湍流化时向该液体流供给气泡,来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
vG≦0.087×QL×DH3/AH…(1)
vG:从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气体释放速度[m/s]
QL:液体流量[L/min]
DH: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平均孔径[μm]
AH:气体释放头的全部气体释放孔的总面积[cm2]。
2.一种微小气泡生成方法,其在液体内生成直径为纳米级的微小气泡,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通过从气体释放头的各气体释放孔以满足下式(1)的方式释放气体向液体流供给气泡的同时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其中,所述气体释放头具有孔径为1.5μm以下的多个气体释放孔,
通过在向液体流供给气泡时使该液体流涡流化,或者通过在使液体流涡流化时向该液体流供给气泡,来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
vG≦0.087×QL×DH3/AH…(1)
vG:从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气体释放速度[m/s]
QL:液体流量[L/min]
DH: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平均孔径[μm]
AH:气体释放头的全部气体释放孔的总面积[cm2]。
3.一种微小气泡生成方法,其在液体内生成直径为纳米级的微小气泡,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通过从气体释放头的各气体释放孔以满足下式(2)的方式释放气体来向静止液体供给气泡的同时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其中,所述气体释放头具有孔径为1.5μm以下的多个气体释放孔,
通过在将振幅为0.1μm以上的振动连续地施加于静止液体时对该静止液体供给气泡,或者通过在向静止液体供给气泡时将振幅为0.1μm以上的振动连续地施加于该静止液体,来抑制气泡彼此的碰撞,
vG≦0.087×VL/t×DH3/AH…(2)
vG:从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气体释放速度[m/s]
VL:液体量[L]
t:从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气体释放时间[s]
DH:气体释放头的气体释放孔的平均孔径[μm]
AH:气体释放头的全部气体释放孔的总面积[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超微细科学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超微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9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