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锁紧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6307.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A·土卡克;D·克尼;R·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楠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装置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轴承锁紧装置(100)和借助于轴承锁紧装置将轴承(200)装到辊颈上以及从辊颈拆下的方法。轴承锁紧装置(100)具有能推移到辊颈上的螺纹环(110)。螺纹环自身具有外螺纹。在辊颈上设有靠近辊身的和远离辊身的止挡(315,120’),以限制螺纹环(110)的轴向运动。轴承锁紧装置(100)还具有环形螺母(130),其带有内螺纹(132),以旋拧到螺纹环(110)的外螺纹(112)上。为了更可靠地拧紧和拧松环形螺母,且在轴承运行期间可使螺纹紧固件保持免受压力,按照本发明在轴承(200)和螺纹环(110)之间能沿轴向移动地支承有压力环(140)。此外,在螺纹环(110)中,多个螺纹紧固件(115)能拧入轴向螺纹孔,以沿轴向挤压压力环(140)。最后,环形螺母(130)能相对于压力环(140)旋拧或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在轧辊的辊颈上的轴承锁紧装置,轧辊尤其用于轧制金属轧制材料。借助于这种轴承,轧辊可转动地支承在轧制机架中。此外,本发明涉及所述轴承锁紧装置的运行方法,一方面涉及将轴承装到辊颈上,而另一方面涉及将轴承从辊颈拆下。
背景技术
原则上,轴承锁紧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一种已知的轴承锁紧装置例如在图19中示出。其在本领域中被称为“QC-快速更换”式(轴承锁紧装置)。这种已知的轴承锁紧装置100用于将至少一个轴承200紧固在轧辊的辊颈310上,其中,轴承200构造为用于将轧辊支承在轧制机架中。轴承锁紧装置100具有能被推移到辊颈310的辊肩320上的螺纹环110。螺纹环110的第一区段111具有外螺纹112。在辊肩320的远离辊身330的端部布置有呈夹环120’或卡口式连接件120”形式的止挡,以便限制螺纹环110的轴向运动。此外,已知的轴承锁紧装置100具有环形螺母130,环形螺母带有内螺纹132,以旋拧到螺纹环110的外螺纹112上。
按照传统,轴承200借助于起重装置装上到辊颈上,轴承利用起重装置首先与轴承锁紧装置100一起预定位在辊颈或轴颈凸肩上。在预定位之后,将夹环120’锁止在辊肩的凹槽内,或者使卡口式连接件120”锁定在辊肩上,即形成止挡。接着,环形螺母130借助于起重装置绳索被旋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图19,环形螺母130沿轴向朝向轴承200的方向移动,由此,轴承200继续向左朝向辊身330的方向被推到辊颈310上。在图19中,由于环形螺母130与螺纹环110通过共用的螺纹112、132联接,在环形螺母130转动同时,螺纹环110向右移动并且支撑在止挡、例如夹环120’上,其中,所述夹环又以其自身支撑在轧辊或辊肩320的凹槽内。
按照传统,轴承200从辊颈拆下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环形螺母130借助于起重装置绳索旋松;在图19中,所述螺母在这种情况下向右移动直到其以其外凸缘或法兰支撑在间隔环150上。在所述支撑期间,当环形螺母130由于螺纹112、132的配合继续转动时,螺纹环110向左移动直到螺纹环110抵住辊颈310上的止挡315。由此,夹环120’或者说止挡未受到任何预张紧并且能打开或移除。通过移除夹环,轴承锁紧装置100与轴承200一起借助于起重装置从辊颈沿轴向拆下的通路就是通畅的。
已知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环形螺母130必须借助于起重装置绳索旋紧或旋松。这种操作方式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危险的,并且在所期望的轴承在辊颈上的准确就位方面是不准确的。
作为补充,关于现有技术要指出的是欧洲专利申请EP2143521A1,其公开了一种借助于螺栓实现的法兰连接。在连接两个法兰的主栓的外围布置有多个较小的螺纹紧固件,它们用于形成预定程度的预张紧。这些螺纹紧固件在法兰连接的运行或存在期间也保持在所述预张紧状态下。这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已知的轴承锁紧装置以及已知的借助于轴承锁紧装置将轴承装到辊颈上和将轴承从辊颈上拆下的方法更可靠,这尤其是因为所述起重装置绳索变得不必要,并且持久地减轻所使用的螺纹紧固件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玻片清洁器
- 下一篇:金属带材在带材加工设备中的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