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7893.3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国;金秀贤;安贞爱;崔洛熙;朴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集 二次 电池 产生 气体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允许操作者根据期望的区段收集二次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的、用于收集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40218的优先权的权益,对于所有目的,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使分析仪根据期望的区段(section)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气体的系统和用于收集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将二次电池放置在密闭空间中,然后真空减压。然后,在二次电池中钻孔以使气体扩散,并收集样本。另外,将夹具(jig)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外部,并且刺穿二次电池,然后收集气体。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参考文献包括K.Kumai等的J.of Power Sources 81-82(1999)715-719和韩国专利No.10-1590395。
另一方面,将二次电池减压、在二次电池中打孔、使气体扩散然后收集样本的常规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收集和检测内部气体的方法。因此,存在样本的污染和难以准确地收集样本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夹具的常规方法中,存在如下当二次电池被点然或温度升高时夹具可能被损坏的问题,并且存在二次电池表面中的孔可能损坏二次电池内部的内容物的问题。进一步,由于夹具所占据的空间,难以将其他设备应用于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困难,需要一种能够直接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无需使用夹具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此外,需要如下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允许根据操作者期望的区段、例如充电区段、时间、工艺、充电状态(SOC)、温度等来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并且允许确保操作者的安全以免遭受因二次电池的点然/爆炸和二次电池的温度升高所引起的危险。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能够收集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
主开闭部,所述主开闭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主开闭部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装置与管道或管的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主开闭部与管道或管之间,并且能够感测由于二次电池中的气体的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并且能够感测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内部压力的变化,
其中,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其中,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以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并且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可以位于气体收集部和主开闭部之间以及气体收集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真空泵开闭部,真空泵开闭部能够连接到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的真空泵,并且真空泵开闭部能够打开和关闭与真空泵的连接。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可以具有多对气体收集部和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并且可以分别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能够根据期望的区段被收集在不同的气体收集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