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风挡玻璃刮水器执行连杆系统的紧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8053.9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斯·库赫利;帕斯卡·瑞诺克斯;罗宾·维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F16B21/02 |
代理公司: | 11651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法国圣***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构件 定位器件 孔口 车身 风挡玻璃刮水器 车辆车身 互补器件 解锁位置 紧固装置 连杆系统 锁定位置 形状配合 紧固 对准 协作 | ||
披露了一种用于风挡玻璃刮水器执行连杆系统的紧固装置,该装置包括板(32)和至少一个紧固构件(34),该板旨在紧固至车辆车身(36),该紧固构件旨在插入到在所述板中的第一孔口和在所述车身中的对准的第二孔口中,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构件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中从第一解锁位置旋转到第二锁定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定位器件,所述定位器件旨在与所述车身的互补器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协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一种风挡玻璃刮水器执行连杆系统的紧固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这种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配备有风挡玻璃刮水器,以便清洗风挡玻璃并且避免干扰驾驶员对其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些风挡玻璃刮水器一般包括驱动臂和长形刮水器刮片,该驱动臂实现往复角运动,这些长形刮水器刮片则承载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刮水器橡胶。这些橡胶在风挡玻璃上摩擦并且将水清除到驾驶员的视野之外。刮水器的制造形式为标准版本的铰接支架或较新的“平刮片”版本的半刚性组件,铰接支架将刮水器橡胶在多个不连续的位置固位、并且赋予该刮水器橡胶某一曲率以使其能够支持风挡玻璃的曲率(如果有的话),半刚性组件归功于一个或多个弯曲脊条而将刮水器橡胶在其整个长度上固位,从而使刮水器能够压到风挡玻璃上而不必使用支架。
在这两种解决方案中,每种刮水器的臂均通过其与刮水器相反的末端连接至用于驱动其旋转的连杆系统。
连杆系统通常包括连杆,该连杆的每个纵向末端铰接至曲柄,该曲柄被约束成与风挡玻璃刮水器驱动轴、更具体地是与驱动轴的臂一起旋转。
连杆的每个纵向末端均承载球接头,在该球接头中以球接方式安装了曲柄栓钉,该曲柄栓钉被紧固至曲柄的一个末端,该曲柄的相反末端被紧固至风挡玻璃刮水器驱动轴。每个驱动轴由支承件引导旋转,该支承件由固定至车辆车身的支撑板承载。
这种连杆系统的板(例如支承件支撑板)可以通过螺母与螺栓型器件紧固至车身。
本发明提出了对这种技术的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挡玻璃刮水器执行连杆系统的紧固装置,该装置包括板和至少一个紧固构件,该板旨在紧固至车辆车身,该紧固构件旨在插入到在所述板中的第一孔口和在所述车身中的对准的第二孔口中,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构件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中从第一解锁位置旋转到第二锁定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定位器件,所述定位器件旨在与所述车身的互补器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协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将通过可旋转构件对板进行紧固与利于紧固并确保这些部分的最佳定位的定位器件相组合。有利地形成为一体的这种紧固构件(即,例如,没有附接的螺母或螺栓)被构造成可从允许拆卸这些部分的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并且因此将这些部分、尤其是板紧固至车身,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具有以下特征中一者或多者:
-所述板是支撑板、尤其是支承件支撑板;
-所述定位器件包括至少一个突出柱销,所述突出柱销被构造成接合在在所述车身中形状互补的孔口中;
-所述定位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孔口基本上共线排列的两个柱销;
-所述第一孔口具有圆形的总体形状;
-所述紧固构件包括圆柱形本体,该圆柱形本体通过其纵向末端之一连接至固持器件、优选地手动固持器件;
-该本体通过外部环形凸缘连接至所述固持器件,该外部环形凸缘旨在支承在该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栓钉,该至少一个栓钉旨在与在所述板中的至少一个形状互补的孔以弹性夹紧和/或接合方式协作;
-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在直径上对置(即,正好相对)的凹槽,这些凹槽被构造成与所述车身的互补器件以滑动方式协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前部结构
- 下一篇:车辆制动系统的致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