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8162.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1 | 分类号: | B60C11/01;B60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一种在轮胎的胎面部与侧壁部之间具备胎肩部的轮胎,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合计三根以上棱线部以及谷线部,该棱线部在上述胎肩部的表面上至少经由一个屈曲点而在轮胎径向上延伸,该谷线部在比上述胎肩部的表面靠该表面的法线方向内侧,在轮胎周向上与上述棱线部隔开间隔地并行延伸,具有在相同的圆周上连结上述棱线部的屈曲点和上述谷线部的屈曲点的斜线部以及在从上述屈曲点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及内侧离开的位置上与上述斜线部并行地连结上述棱线部和上述谷线部的斜线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车辆的高性能化,在行驶中的汽车产生的噪音中,由负载滚动中的轮胎引起的噪音的比例变大,要求其降低。作为这样的噪音的典型,有由轮胎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由轮胎的振动引起的噪音是指,例如因来自路面的凹凸的顶起等而在轮胎的胎面部产生振动时,该振动经由车轮以及悬架而向车体传播,由此作为噪音被乘坐人员感知。另外,胎面部的振动有时也直接使空气振动而作为噪音被乘坐人员感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轮胎的胎肩部因路面的凹凸而振动也是噪音的一个原因,基于该见解,在该胎肩部形成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凹肩区域。在该结构中,希望通过使轮胎的胎肩部难以与路面的凹凸接触来抑制胎肩部的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68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虽然能够避免胎肩部周边的振动,但是关于胎面部的振动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尤其是最近,在提高车辆行驶中的对舒适性的关心以及要求的过程中,希望进一步降低胎面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降低了轮胎的振动、尤其是由轮胎的胎面部的振动引起的噪音的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轮胎是在轮胎的胎面部与侧壁部之间具备胎肩部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合计三根以上棱线部以及谷线部,该棱线部在上述胎肩部的表面上至少经由一个屈曲点而在轮胎径向上延伸,该谷线部在比上述胎肩部的表面靠该表面的法线方向内侧,在轮胎周向上与上述棱线部隔开间隔地并行延伸,具有在相同的圆周上连结上述棱线部的屈曲点和上述谷线部的屈曲点的斜线部、以及在从上述斜线部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及内侧离开的位置上与上述斜线部并行地连结上述棱线部和上述谷线部的斜线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胎面部”是指在使组装于轮圈上并且填充了预定的内压的轮胎以负载最大负载载荷的70%的状态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区域。即、“胎面部”是指遍及轮胎的圆周上的胎面接地端间的区域。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胎肩部”是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端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区域,是指从胎面接地端至胎面端为止的区域。在此,“胎面端”是指遍及轮胎周向而延伸的胎面金属模与侧金属模的配合部。即、“胎面端”通常是指在产品轮胎中遍及轮胎周向而延伸的设于该胎面金属模与侧金属模的边界的凹凸(例如,台阶或脊部等)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优化的结构和胎面花纹的轮胎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