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8325.5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康嗣;下田一宗;井上祐二;下冈秀辅;山成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9/04 | 分类号: | B21B19/04;B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金属管 制造 方法 | ||
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具有直径(B)的钢坯(2);加热钢坯(2);在加热后的钢坯(2)的后端中央部形成包含四个槽(8)的孔(7),所述槽(8)具有满足式(1)的槽宽(D)、满足式(2)的槽高(H)和满足式(3)的槽深(L1),且沿着钢坯(2)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及利用穿孔机从前端对形成有孔(7)的钢坯(2)进行穿孔轧制,0.12≤D/B≤0.25 (1) 0.10≤H/B≤0.20 (2) 0.05≤L1/B<0.10 (3)。由此,能够抑制在穿孔轧制后的中空管坯的后端产生毛刺和斑痕缺陷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穿孔机的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之一,有使用穿孔机的方法。穿孔机包括等间隔地配置在轧制线的周围的多个倾斜辊和配置在多个倾斜辊之间的轧制线上的顶头。
使用穿孔机的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准备加热好的圆钢坯,将其配置在轧制线上。使用配置于穿孔机的前方的推进器将圆钢坯推入到多个倾斜辊之间。当圆钢坯被多个倾斜辊咬入时,在圆钢坯以螺旋状旋转的同时,利用倾斜辊和顶头对圆钢坯进行穿孔轧制,从而圆钢坯成为中空管坯。
在穿孔轧制的过程中,顶头对圆钢坯进行穿孔。在顶头前端从圆钢坯的后端顶出时,圆钢坯的后端部中的在顶头前端即将顶出之前与顶头前端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接触部分”)被顶破。被顶破的接触部分成为毛刺,并残留于中空管坯内表面或者后端。
在穿孔轧制之后,有时毛刺下落并堆积在穿孔机内。在该情况下,需要定期地进行穿孔机内的清扫。此外,若较大的毛刺残留于中空管坯内表面或者后端,则在后续工序的拉伸轧制时,中空管坯内表面和芯棒等产生缺陷。
抑制毛刺的产生的方法在国际公开第2009/122620号(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92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67960号公报(专利文献3)和日本特开平7-214113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在穿孔轧制之前,在圆钢坯的后端中央部形成具有预定深度且在内表面具有多个槽的孔。底孔的形状的局部出现在相邻的槽之间。对形成有具有该多个槽的孔的圆钢坯进行穿孔轧制。在顶头的前端顶破圆钢坯的后端时,被顶破的后端面的接触部分欲形成会成为毛刺的起点的突起部。但是,形成于孔的内表面的槽吸收会成为突起部的接触部分。此外,通过形成孔,从而去除会增大突起部的尺寸的余料。由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能够抑制毛刺的产生。
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中,在穿孔轧制之前,在圆钢坯的后端中央部形成不具有预定深度的槽的孔。对形成有孔的圆钢坯进行穿孔轧制。在这些文献中记载为:通过在圆钢坯的后端中央部形成孔,从而去除会成为毛刺的余料,能够抑制毛刺的产生。
在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方法中,对在后端面形成有-(减号)形状或者+(加号)形状的条纹槽的圆钢坯进行穿孔轧制。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为:由于在后端面形成有减号形状或者加号形状的条纹槽,因此在端面中央区域不存在余料或者余料较少,因此能够抑制毛刺的产生。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2262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19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67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141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