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检测传感器、位置检测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8421.X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洋一;原英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和冠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指示位置 耦合电容 检测 位置检测传感器 透明传感器 方向交叉 排列方向 上下层叠 操作面 线性度 直线性 电极 网眼 平坦 观察 | ||
1.一种位置检测传感器,通过将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上下层叠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成为了如下形态: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为网状,并且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排列方向的宽度和网眼密度的一方或双方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位于电子笔接触的操作面侧即上侧的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比位于下侧的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是相同的网眼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于上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比所述位于下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位于电子笔接触的操作面侧即上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比位于下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被用于不送出信号的被动型的指示体的指示位置的检测和送出信号的主动型的指示体的指示位置的检测的一方或双方。
8.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具备将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上下层叠而形成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中,成为了如下形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为网状,并且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排列方向的宽度和网眼密度的一方或双方不同,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具备指示位置检测电路,该指示位置检测电路依次接受来自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各个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各个的信号的供给,通过检测根据从静电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发送的信号而感应出信号的电极来检测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位于电子笔接触的操作面侧即上侧的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比位于下侧的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是相同的网眼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所述位于上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比所述位于下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位于电子笔接触的操作面侧即上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比位于下侧的电极的网眼密度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和冠,未经株式会社和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4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