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液体样本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9035.2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乔纳斯·斯科杜比;蔡成汉;安德烈·格罗斯;斯特凡·齐默曼;彼得·科尔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德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2 | 分类号: | C12M1/32;C12M1/00;C12M1/26;C12M1/34;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液体 样本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位于容器中的液体样本的方法,其中,将附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容器上,使得至少一个流体管路伸入到所述液体样本中,并且通过所述流体管路将流体直接分配到所述液体样本中,和/或把一部分所述液体样本吸入到所述流体管路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位于容器中的液体样本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附接装置和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和用于容纳液体样本的容器的装置。
由现有技术中已知,活性物质例如单克隆抗体和其它蛋白质借助所谓的单克隆细胞系产生。这些是全部来自于单个亲本细胞的细胞种群。产生单克隆细胞系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种群中的所有细胞都具有近似相同的基因组,以便产生活性物质。
为了产生单克隆细胞系,将细胞各自转移到微量滴定板的容器中。通过在基因上改变宿主细胞系并分离这些改变的细胞来制备转移的细胞。各个细胞沉积到微量滴定板中是通过例如自由喷射印刷法或移液来完成的。
此后,生长于一个细胞的细胞群落在微量滴定板的容器中静态地即无需运动地培育,直到这些细胞群落几乎覆盖了微量滴定板的容器的整个底部。随后,将细胞培养物逐步转移到更大的器皿中。特别地,将细胞培养物转移到不同大小的微量滴定板中,然后转移到摇瓶中,最后转移到生物反应器中。通常,在摇瓶的情况下,从静态培养变为动态培养,也就是说,连续地摇动摇瓶,以便混合细胞培养物。最后,从一系列数百种到数千种这样的细胞培养物中,把可以最稳定地且最大量地在生物反应器中产生活性成分的那种细胞培养物投入生产。
在生物反应器中,通常使细胞培养物保持运动,调节pH-值、氧气含量和营养价值含量和温度,以便为细胞提供最佳生长条件。此外,在具有漂浮细胞的运动的培养基中,每单位体积可以繁殖更多的细胞。这与静止的细胞培养物相比,在体积恒定的情况下,显着提高了产量。
微量滴定板中的静态培养对于细胞而言不是理想的,因为这些细胞在摇动或搅动的环境中繁殖理想。在细胞转移到静态条件下时,可能会出现并非所愿的培养情况,例如代谢活性降低,最坏的情况是细胞死亡。但是,细胞起初无法在生物反应器中繁殖,因为细胞培养物不会在低浓度下生长。因此,单细胞不会大量繁殖。通常,这导致细胞死亡。因此,需要逐步地增大细胞所位于的体积。
不断增加的活群落数量及由此得到的产物对于该行业至关重要。它们决定了细胞生产批次可以产生的周转率。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些具有振动器的装置,这些振动器摇动微量滴定板并因此防止微量滴定板中的静态条件。然而,已知设计的缺点在于,对于具有小体积的容器,实际上不再可能摇动微量滴定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不管容器的容积如何,都可以避免前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处理位于容器中的液体样本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将附接装置固定在容器上,使得至少一个流体管路伸入到液体样本中,并且通过该流体管路将流体直接分配到液体样本中,和/或把一部分液体样本吸入到流体管路中。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装置,其中,不管容器的容积如何,都可以避免前述缺点。
该目的通过一种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附接装置来实现。另外,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至少一条流体管路的附接装置来实现,该附接装置可再松开地固定在用于容纳液体样本的容器上,该附接装置被设计和指定用于使流体管路伸入到液体样本中,并且通过该流体管路可将流体直接分配到液体样本中,和/或可把一部分液体样本吸入到流体管路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在生产过程中很早就已经实现了细胞生长的最佳生产条件。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可以实现液体样本的移动和/或混合,和/或可以调节液体样本中的气体含量和/或液体样本的营养物含量和/或液体样本的细胞浓度。这是可能的,因为流体管路插入到液体样本中,并且借助于流体管路可以实现把一部分液体样本吸入到或者把流体直接分配到液体样本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德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德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9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