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冷却装置的蓄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9342.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S·阿斯特克;S·盖格;F·尼克尔;T·施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鸿达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却 装置 电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器(1),所述蓄电器具有用于电能的至少一个存储模块(3)和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3)的冷却或调温的至少一个冷却装置(2),其中,所述冷却装置(2)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6)、至少一个冷却剂入口(8)和至少一个冷却剂出口(9),并且所述冷却装置(2)具有一层或多层的膜(4)并且利用所述膜(4)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3)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器,所述蓄电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电能的存储模块和至少一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至少一个冷却剂入口和至少一个冷却剂出口。
背景技术
用于所谓的电动交通(E-Mobility)的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以及还有安全性另外也与运行中的温度有关。出于这个原因,已经提出用于蓄电器的冷却或调温的非常不同的设计。基本上所述设计能够分成两种类型、即风冷以及水冷或者说一般利用液体的冷却。
为了水冷而使用冷却体,在所述冷却体中构造有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体设置在蓄电器的各个模块之间或者设置在模块上。在此,模块是蓄电器的独立单元、即不强制只是一个电池单元。
在设置在模块上时,冷却体通常如此构造,使得所述冷却体覆盖蓄电器的全部模块。在此,然而出现了由于公差等等冷却体不均匀地贴靠在模块上的问题。为了补救,冷却体与每个单独的模块螺纹连接。但是,与此相关的是蓄电器的制造对应耗费并且因此成本密集的缺点。这又使电动交通本身的可接受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用于电动交通的蓄电器的结构上简单的冷却可能性。
本发明的任务在文首提及的蓄电器中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所述冷却装置具有一层或多层的膜并且利用所述膜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上。
在此优点是:柔性的膜较好地施加到蓄电器的面上,由此,向冷却流体中的传热可以在没有附加的结构措施的情况下改善。不再需要将冷却装置与蓄电器的每个单独的模块连接。当想到这样的蓄电器经常具有多于20个模块时,因此则能实现对蓄电器的制造时间的显著降低。此外,通过膜也可以实现重量降低,由此,电动交通的效率可以通过较大的作用范围来改善。
按照蓄电器的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可以规定: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由金属构成的层,所述膜与所述层连接,以便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因此,可以实现对蓄电器的冷却的进一步改善,其方式是,经由该金属层通过热传导来运走一部分热。此外,如果该层由金属刚性地构造并且构成冷却装置的盖并且必要时构成蓄电器的盖,则因此也可以给予冷却装置改善的稳定性。
按照另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可以规定:所述冷却装置具有一层或多层的另外的膜,其中,所述膜和所述另外的膜相互连接,以便在所述膜与所述另外的膜之间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在此优点是:冷却装置简单地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膜材料构成或者说包括它们。可以省去对冷却剂通道的附加设置或者说附加安装,因为这通过对两个膜材料的局部连接而自动地形成。冷却装置的制造可以大多自动化地进行,其中,关于冷却装置的几何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的具体设计也仅存在非常少的限制。
按照另一种实施变型方案,所述膜可以由层压板构成,所述层压板具有第一塑料膜、与该第一塑料膜连接的增强层、与该增强层连接的金属膜或与该增强层连接的金属化的另外的塑料膜。通过增强层可以在蓄电器的运行温度时实现改善的刚度和强度。此外已经证实:这些膜具有较小的蠕变倾向。因此,所述膜还具有降低的热膨胀,这在温度变化时导致冷却装置中的较小应力。通过金属膜或金属化的另外的塑料膜实现在冷却装置的面上的较好热分布,由此可以改善效率。通过由于膜的改善的导热性的较好热分布,此外可以较好地阻止在冷却装置的运行中的热点。因此,此外也可以给予冷却装置阻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米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9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