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装置及发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9403.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岩村康弘;伊藤岳彦;笠木治郎太;吉野英树;服部真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净星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V30/00 | 分类号: | F24V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智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5 | 代理人: | 吴京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发热装置,包括:
容器,在容器内部被导入贡献于发热的氢系气体;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容器内部;以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发热体进行加热,
所述发热体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由储氢金属或质子导体构成;以及
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形成于所述基座的表面,
所述多层膜具有由层状的第一层和层状的第二层层叠而成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层由储氢金属构成且厚度小于1000nm,所述第二层由与所述第一层不同种类的储氢金属或陶瓷构成且厚度小于10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层由选自Ni、Pd、Cu、Cr、Fe、Mg、Co及含有所述Ni、Pd、Cu、Cr、Fe、Mg或Co的合金中的任一种构成,
所述第二层由选自Ni、Pd、Cu、Cr、Fe、Mg、Co、含有所述Ni、Pd、Cu、Cr、Fe、Mg或Co的合金和SiC中的任一种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层叠结构被反复地层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具有除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外还层叠有层状的第三层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层由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不同种类的储氢金属或陶瓷构成,且所述第三层的厚度小于10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层由CaO、Y2O3、TiC中的任一种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反复地层叠有层叠结构,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以任意顺序层叠,并且所述第一层介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具有除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之外还层叠有层状的第四层的结构,其中,所述第四层由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不同种类的储氢金属构成,且所述第四层的厚度小于1000n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的所述第四层由选自Ni、Pd、Cu、Cr、Fe、Mg、Co、含有所述Ni、Pd、Cu、Cr、Fe、Mg或Co的合金、SiC、CaO、Y2O3、TiC中的任一种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膜反复地层叠有层叠结构,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以任意顺序层叠,并且所述第一层分别介于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在所述容器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发热体,并且所述多个所述发热体隔开间隙彼此相对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由多孔状或网状构成,且在内部具有被内周面包围的中空部,
所述发热装置具有泵,所述泵使所述容器内部的所述氢系气体依次透过所述多层膜和所述基座而引导至所述中空部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发热装置具有透过气体回收路径,所述透过气体回收路径使由所述泵引导至所述中空部内的所述氢系气体重新返回到所述容器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中,
所述发热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容器内部并与所述发热体相对配置的热反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净星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净星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94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