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氯胺酮的透皮药物递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0667.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东;陈福成;迈克·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朔;黄革生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氯胺酮 药物 递送 系统 | ||
1.透皮递送装置,包含:
背衬层;
储库层,包含以储库层重量计约2%至约30%的量的氯胺酮,和
粘合层,限定了有效表面面积,
其中当采用人尸体皮肤进行体外试验时,所述透皮递送装置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下述皮肤通量特征:
(a)在施用后12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0.04mg/cm2至约3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b)在施用后24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0.8mg/cm2至约20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c)在施用后48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2.5mg/cm2至约65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d)在施用后72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3mg/cm2至约85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e)从施用后4小时至12小时,约0.005mg/cm2*h至约0.4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f)从施用后12小时至18小时,约0.06mg/cm2*h至约1.4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g)从施用后12小时至24小时,约0.06mg/cm2*h至约1.4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h)约0.06mg/cm2*h至约1.8mg/cm2*h的稳态氯胺酮通量;
(i)从施用后24小时至48小时,约0.08mg/cm2*h至约1.8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和
(j)从施用后48小时至72小时,约0.03mg/cm2*h至约0.9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递送装置,其中氯胺酮的存在量为以储库层重量计约2%至约5%,其中当采用人尸体皮肤进行体外试验时,所述透皮递送装置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下述皮肤通量特征:
1)在施用后12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0.04mg/cm2至约0.2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2)在施用后24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0.8mg/cm2至约3.5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3)在施用后48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2.5mg/cm2至约11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4)在施用后72小时,基于有效表面面积计,约3mg/cm2至约15mg/cm2的累积氯胺酮渗透;
5)从施用后4小时至12小时,约0.005mg/cm2*h至约0.03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6)从施用后12小时至18小时,约0.06mg/cm2*h至约0.26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7)从施用后12小时至24小时,约0.06mg/cm2*h至约0.26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8)约0.06mg/cm2*h至约0.31mg/cm2*h的稳态氯胺酮通量;
9)从施用后24小时至48小时,约0.07mg/cm2*h至约0.31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和
10)从施用后48小时至72小时,约0.03mg/cm2*h至约0.12mg/cm2*h的平均氯胺酮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0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故障检测和响应
- 下一篇:机器编织工具,特别是机器编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