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监测和反馈功能的患者加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1879.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P·多兰;胡佳;维诺德·P·梅农;格雷格·E·施兰克;温斯顿·T·坦;特龙·乌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0 | 分类号: | G16H40/60;G16H50/30;A61F7/00;A61B5/01;A61F7/02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李金刚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电路 加热装置 体热 生理指标 控制器 处理器 配置 加温系统 热传递 出汗 热耦 通信 | ||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患者加温系统,该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指示患者是否可能出汗的体热分数来将热传递到患者。加热装置包括被配置为产生热的加热器电路,加热器电路热耦接到患者。加热装置还包括通信地耦接到加热器电路的控制器。控制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患者的一个或多个生理指标,由一个或多个生理指标确定体热分数,确定体热分数是否满足分数阈值,基于体热分数是否满足分数阈值来引导加热器电路产生第一热量。
背景技术
核心体温通常比外围组织高2℃至4℃。这种正常的核心到外围组织的温度梯度通过体温调节的血管收缩来维持。全身麻醉的诱导抑制血管收缩,从而允许体热的核心到外围的重新分配。因为热流需要温度梯度,所以当外围温度和核心温度类似时,重新分配的大小就会受到限制。通过在诱导麻醉之前预加温外围组织,减少了重新分配给外围组织的热量,从而降低了低体温症及其相关联的并发症的机会。
预加温以防止重新分配温度下降(RTD)可以是预防与麻醉有关的低体温症的有效策略。预加温可以涉及在诱导麻醉之前将能量储存在外围热隔室中。预加温可以通过加热外围热隔室来完成,这会增加平均体温(MBT),但对身体的核心温度具有最小的影响。预加温可以进一步降低正常情况下在患者的外围组织和核心之间存在的温度梯度,使得患者的核心温度在麻醉之后保持相对恒定。
哺乳动物患者可具有内部体温调节机制,以耐受允许MBT升高而不会产生明显的体温调节反应的暂时热失衡。在一定的热吸收下,哺乳动物身体可通过经历血管舒张,然后在一定水平的血管舒张下,排汗或出汗做出反应。在预加温周期期间利用哺乳动物身体对热失衡的短期耐受性;然而,一旦患者开始出汗,外围热隔室中储存的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就会迅速地流失到环境,并且预加温的优点消失。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患者加温系统,该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指示患者是否可能出汗的体热分数来将热传递到患者。加热装置包括被配置为产生热的加热器电路,加热器电路热耦接到患者。加热装置还包括通信地耦接到加热器电路的控制器。控制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患者的一个或多个生理指标,由一个或多个生理指标确定体热分数,确定体热分数是否满足分数阈值,基于体热分数是否满足分数阈值来引导加热器电路产生第一热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示例患者加温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患者加温系统的示例控制器的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患者加温系统的示例性患者传感器的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由患者加温系统使用的示例性生理指标的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用于向患者施加热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用于确定要施加到患者的热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用于确定热量是否足够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耦接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患者的框图。
图9A至图9C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生理分数的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10A至图10B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温度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技术的用于向患者施加热的方法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1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