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压用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2595.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9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岛克利;泽西央海;小林崇;船川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1/18;C21D9/00;C21D9/46;C22C38/14;C22C38/6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盛曼;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冷轧 钢板 | ||
对于热压构件,在对其成分组成适当地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使其显微组织为如下所述的显微组织:原奥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为7μm以下,并且马氏体的体积率为90%以上,在沿板厚方向距构件表面100μm以内的范围内,粒径小于0.08μm的Nb系析出物在构件的与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每100μm2中平均存在5个以上,而且,在构件的表层存在厚度为0.5μm以上的Ni扩散区域,由此,能够一并得到热压后TS为1780MPa以上这样极高的拉伸强度以及优良的耐电阻焊接裂纹性和电阻焊接后的耐延迟断裂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压用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针对热压构件要实现耐电阻焊接裂纹性和电阻焊接后的耐延迟断裂特性的提高的热压构件。
在本发明中,热压构件是指对具有淬透性的冷轧钢板进行热压成形而高强度化的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增加,CO2排放限制变得严格,在汽车领域中面向燃料效率提高的车身的轻量化成为课题。为此,正在推进通过在汽车部件中应用高强度钢板而实现薄壁化,并且正在研究拉伸强度(TS)为1780MPa以上的钢板的应用。
对于汽车的结构用构件、增强用构件中所使用的高强度钢板,要求成形性优良。但是,TS为1780MPa以上的钢板的延展性低,因此,在冷压成形时产生裂纹、或者因屈服强度高而产生大的回弹,因而冷压成形后无法得到高尺寸精度。
在这种状况下,作为得到高强度的方法,最近着眼于利用热压(也被称为热冲压、模压淬火、压力淬火等)的冲压成形。热压为如下所述的成形方法:将钢板加热至奥氏体单相的温度范围后,在高温的状态下进行成形(加工),由此能够以高尺寸精度进行成形,通过成形后的冷却进行淬火,由此能够实现高强度化。
但是,汽车组装工序大多通过电阻点焊进行组装,此时,在热压用冷轧钢板的表面存在含有Zn的镀层的情况、热压用冷轧钢板即使为非镀覆(无镀覆处理)、但与含有Zn的镀覆钢板通过电阻点焊进行组装的情况下,由于焊接时钢板表面的锌发生熔融、并且在焊接部附近生成残余应力,担心产生液体金属脆性、钢板中产生裂纹的电阻焊接裂纹。
此外,在存在板隙的状态下进行电阻点焊的情况下,对熔核的端部施加应力,因此,在该状态下暴露于腐蚀环境时,担心随着氢的侵入而从熔核端部产生裂纹的电阻焊接后的延迟断裂。
以往,作为抑制热压时的液体金属脆性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控制冲压时的模具的肩部的曲率半径、钢板的板厚和成形开始温度的方法。
另外,作为抑制电阻点焊部的延迟断裂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控制焊接条件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65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32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与热压时产生的液体金属脆性相比,电阻点焊时产生的液体金属脆性是在短时间且高温范围内产生的脆性,因此,两者的液体金属脆性的产生机理完全不同。
另外,也考虑了如专利文献2那样通过改变焊接条件来抑制液体金属脆性的产生,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更新焊接机,导致高成本,因此,期望通过钢板本身的改良来抑制电阻焊接裂纹、电阻焊接后的延迟断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2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