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2638.8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土桥将生;武田正;北原裕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长野县诹访郡下诹访町5***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体 对置 端板部 板部 粘弹性部件 重叠配置 保持架 第一端 罩部件 支承体 磁轭 致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1,在支承体2中,第一罩部件16的第一端板部160与保持线圈7的保持架6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重叠配置,且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可动体3的第一磁轭86对置。在支承体2中,第二罩部件17的第二端板部170与保持架6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重叠配置,且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可动体3的第二磁轭87对置。因此,夹在可动体3与第一端板部160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分之间的第一粘弹性部件91与可动体3及第一端板部160分别适当地相接,夹在可动体3与第二端板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分之间的第二粘弹性部件92与可动体3及第二端板部170分别适当相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由磁驱动机构产生振动的设备,提案有一种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通过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线圈及磁体的磁驱动电路,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而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中振动(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可动体和支承体之间配置有由凝胶状减振部件构成的粘弹性部件,可动体经由粘弹性部件支承于支承体,并且抑制驱动可动体时的共振。更具体而言,在支承体中,第一罩部件、保持磁体的保持架及第二罩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在第一罩部件和可动体之间、及第二罩部件和可动体之间,配置有粘弹性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罩部件、保持架及第二罩部件的情况下,第一罩部件和可动体的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及第二罩部件和可动体的第一方向上的间隔,有时出现偏差。其结果,如果间隔过大,则有时在粘弹性部件和第一罩部件之间、粘弹性部件和可动体之间、或者粘弹性部件和第二罩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当产生这样的间隙时,不能抑制驱动可动体时的共振。与之相对,当间隔太窄时,在第一罩部件和可动体之间、第二罩部件和可动体之间,粘弹性部件会过度压陷,不能抑制驱动可动体时的共振。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之间适当地配置粘弹性部件的致动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具有:支承体;可动体;以及磁驱动电路。所述磁驱动电路具备:线圈、及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磁体,所述磁驱动电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支承体具有:保持架,保持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中的一方;以及第一端板部,重叠配置在所述保持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所述可动体保持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中的另一方。在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弹性部件,夹在所述可动体与所述第一端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
在本发明中,在支承体中,第一端板部与保持线圈或磁体的保持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重叠配置,并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可动体对置。因此,第一端板部以保持架为基准被确定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可动体和第一端板部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的间隔不容易发生偏差。因此,被夹在可动体与第一端板部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之间的第一粘弹性部件,能够与可动体及第一端板部分别适当地相接,难以成为过度压陷的状态等,能够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之间适当地配置第一粘弹性部件。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驱动可动体时的共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2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组装方法及定心用夹具以及电动马达
- 下一篇: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