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3276.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R·C·M·范德米伦登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J5/007 | 分类号: | A01J5/007;A01J5/04;A01J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东晖 |
地址: | 荷兰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奶 系统 | ||
一种挤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挤奶装置以及控制单元。该系统设有多个挤奶杯、用于接收挤奶量的第一奶壶、用于泵送该挤奶量的第一泵送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奶壶的挤奶量的第二奶壶、和用于泵送该挤奶量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泵送装置、以及用于储存该挤奶量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储存罐。第二泵送装置泵送挤奶量的流量小于第一泵送装置泵送所述挤奶量的流量。因此,大部分奶在低机械载荷下移动,并且与空气的混合极少。因此奶品质得到改善。在挤奶系统中有多个挤奶装置的情况下,各个挤奶量可以单独地移动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奶系统,该挤奶系统包括:用于在挤奶操作期间从乳畜动物进行挤奶获得挤奶量的挤奶装置以及用于该挤奶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且该挤奶系统设有:多个挤奶杯,每个该挤奶杯终止于奶软管;第一奶壶,该第一奶壶连接至这些奶软管、被配置用于接收该挤奶量并且设有可关闭的第一奶流出口;第一奶管路,该第一奶管路与该第一奶流出口处于流动连通;第一泵送装置,该第一泵送装置被配置用于将该挤奶量从该第一奶壶泵送至该第一奶管路中;以及至少一个储存罐,该至少一个储存罐用于经由该第一奶管路接收和储存该挤奶量的至少一部分。
背景技术
此类挤奶装置通常本身是已知的,例如常规实施例或机器人实施例中的自动挤奶装置,例如Lely和DeLaval VMSTM挤奶机器人。
已知挤奶装置的缺点是,考虑到其产能,这些挤奶装置并不总是能够充分保证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篇提及类型的可以提供改进的奶品质的挤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奶系统来实现这种目的,具体地通过一种挤奶系统,该挤奶系统包括:用于在挤奶操作期间从乳畜动物进行挤奶获得挤奶量的挤奶装置以及用于该挤奶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且该挤奶系统设有:多个挤奶杯,每个该挤奶杯终止于奶软管;第一奶壶,该第一奶壶连接至这些奶软管、被配置用于接收该挤奶量并且设有可关闭的第一奶流出口;第一奶管路,该第一奶管路与该第一奶流出口处于流动连通;第一泵送装置,该第一泵送装置被配置用于将该挤奶量从该第一奶壶泵送至该第一奶管路中;至少一个储存罐,该至少一个储存罐用于经由该第一奶管路接收和储存该挤奶量的至少一部分,该挤奶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奶壶,该第二奶壶以流动连通方式附接到该第一奶管路以从该第一奶管路接收离开该第一奶壶的挤奶量,并且该第二奶壶设有第二奶流出口;第二奶管路,该第二奶管路以流动连通方式附接到该第二奶流出口以及该至少一个储存罐上;以及第二泵送装置,该第二泵送装置被配置用于将该挤奶量的至少一部分从该第二奶壶泵送至该第二奶管路中,其中,该第二泵送装置将该挤奶量泵送穿过该第二奶管路的流量小于该第一泵送装置将所述挤奶量泵送穿过该第一奶管路的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利用的见解是,一方面,挤奶系统的产能不下降,因为原则上以与已知挤奶系统中相同的速度从第一奶壶中泵送出并且因此,挤奶系统以相同的速度再次腾出,但是另一方面,奶只需要以相关联的较高速度或至少较高流量被泵送至第二奶壶。高速对于奶的品质、特别是对在此描述的脂肪球是不利的。特别是在较大的挤奶系统中,用于(冷)储存奶的奶罐通常位于相当大的距离之外。如果奶以高速泵送这样的距离,许多脂肪球可能破损并且形成许多游离脂肪酸,这对奶的品质是不利的。根据本发明,挤奶量的奶以正常速度/流量从第一奶壶被泵送至第二奶壶、并且接着以较低速度/流量被进一步泵送。替代性地,可以说,第一奶壶的泵出时间小于第二奶壶的泵出时间。第一泵出时间原则上尽可能短、或至少足够短以使奶壶可再次用于下一个挤奶操作。期望此过程花费不超过大约1分钟,因为在此时间内,下一个乳畜动物可以进入挤奶装置并且通过清洁、刺激并且连接挤奶杯来为其挤奶做好准备。泵送速度可以例如从10到多达25升/分钟。与之相比,第二奶壶的泵出时间可以与平均挤奶操作一样长,例如6到9分钟。因此,泵送速度可以下降至例如1.5-2升/分钟,该速度保证更温和地处理奶。不仅由于较少的脂肪球破损而使得奶品质仍然是高的,而且由于较低流动速度而使得奶还与空气在较小程度上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3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