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3374.8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森永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68 | 分类号: | G02F1/1368;G02F1/1343;G09F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实现一种可抑制由线缺陷引起的生产率下降且可获得高像素开口率的液晶面板。在栅极线(22)与下层源极线(26)交叉的交叉部形成有栅极线开口部(42),下层源极线(26)与上层源极线(29)通过形成于栅极线开口部(42)的接触孔(45)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在液晶面板的生产时产生断线或布线间泄漏等线缺陷时,液晶面板的生产率会下降。只要这些线缺陷存在于液晶面板的一个部位,液晶面板也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品。在高清晰面板以及大型面板中布线数较多,因此提高其生产率特别困难。
产生线缺陷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上的关系。源极线(数据线)为了确保像素的开口率或应对串扰的产生,而大多被设计为细线。由此,在液晶面板的制造时产生源极线的断线的可能性较高。而且,配置于源极线与栅极线之间的层间绝缘膜为了实现恒定的TFT特性,而大多被设计成薄膜。由此,易于产生以源极线-栅极线短路等为代表的层间的绝缘短路。会因这些断线以及短路而妨碍液晶面板的合格化。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数据线和在其上层隔着绝缘膜而形成的冗长数据线,数据线与冗长数据线经由接触孔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平11-242243号(1999年9月7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接触孔形成在像素开口部的附近,因此存在有产生显示不良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接触孔有损于像素的平坦性,因此会产生液晶的取向不良,由此也担心引起漏光等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抑制由线缺陷引起的生产率下降且可获得高像素开口率的液晶面板。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具备: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具备:多条第一布线;第二布线,其与所述多条第一布线交叉;以及第三布线,其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布线不同的层,并以与所述第二布线平行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多条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交叉的所有交叉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有开口部,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三布线通过形成于所述开口部的接触孔进行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可起到抑制由线缺陷引起的生产率下降且可获得高像素开口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2为俯视示出像素的详细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3为俯视示出像素电极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液晶面板中的图2所示的A-A’部位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液晶面板中的图2所示的B-B’部位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对用于在阵列基板上形成栅极线等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在下层源极线中产生了断线的情况的电流路径的图。
图8为表示在下层源极线中形成有针孔但在上层源极线与栅极线之间未产生短路的示例的图。
图9为表示由于在下层源极线中形成有针孔因此在上层源极线与栅极线之间产生了短路的示例的图。
图10为对产生了短路的情况的液晶面板的修复方法的第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3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组合物
- 下一篇:X射线相位差摄像系统